中国利用稀有矿物控制权应对全球贸易紧张局势

布鲁塞尔——在全球贸易紧张局势中,北京正展现出其多年来一直藏在心底的一张王牌:控制西方国家急需的矿物流通,以支持他们的绿色、数字和国防雄心。

上周,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谈到与北京达成的“框架”草案时,特别提到了中国对七种稀有地球元素的出口管制——这些矿物被认为是“关键”的,因为它们用于高科技产品的生产,如汽车用的磁铁。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Truth Social上写道:“我们与中国的协议已完成,只待[中国]习主席和我最终批准。稀土和所有必要的全磁铁将由中国提前提供。”

作为交换,美国同意放弃撤销中国学生签证的计划。然而局势依然紧张——在加拿大的七国集团峰会上,欧洲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指责中国在生产和提炼关键原材料方面“武器化”其主导地位。

在峰会上,西方领导人预计将承诺实施“七国集团关键矿物行动计划。”但他们的声明没有点名中国,而是含糊提到了“关键矿物领域的非市场政策和做法”。

“短期内中国占据上风,”牛津能源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菲利普·安德鲁斯-斯皮德表示。他补充道,北京的出口管制“比特朗普所施加的关税更具威力。”

这些管制最初于四月实施,旨在回应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引发了美国和欧盟行业领导人及官员的愤慨和警惕。这些管制适用于所有国家,要求公司为每一批货物申请许可证。

贸易专员马罗什·谢夫乔维奇本月早些时候表示,这种情况对欧洲汽车工业以及更广泛的工业“令人不安”。他强调:“稀土和永久磁铁对于工业生产至关重要。”这些磁铁是从智能手机、电视和计算机到汽车和风能涡轮发动机及国防应用的关键组成部分。

世纪以来的努力

这是北京经过几十年精心策划的一招,也是市场发展预计将进一步巩固的举动。中国在该行业几乎垄断,主导了从稀土的开采到其加工及永久磁铁制造的全供应链。

根据国际能源机构的数据,中国负责约61%的稀土开采和92%的精炼。此外,中国几乎提供了欧盟99%的稀土供应,以及约98%的稀土永久磁铁。全球对这些矿物的需求预计到2040年将增加50%至60%。

“近年来,中国成功构建了一种防御体系,”一位来自中国商界的人士在被匿名时坦言。这使得北京在国际舞台上更具“信心”。

回到1987年,当时美国仍主导矿业,而这些金属和矿物的价值远不如现在——当然也没有被视为“关键”——当年的领导者邓小平曾提到:“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那时,邓小平正在游览内蒙古的包头,那里是中国的稀土中心。

自那时起,北京对扩大其垄断和从中获利进行了大量投资。

2020年,中国对其出口管制制度进行了改革,颁布了出口管制法,该法在很大程度上模仿了美国的立法。四年后,中国迈出了另一步,通过引入出口管制规定,为可能用于军事和民用的所谓双重用途商品建立了国内法律基础。

同时,中国表明它并不回避使用这些工具。2010年,中国曾短暂限制对日本的稀土出口;最近还对镓、锗和锑(这些也被视为关键矿物)实施了出口限制,并禁止稀土加工设备的出口。

如前文提到的那位中国商界人士所言,出口管制系统是“对美国的对等措施”,但在最新的举动中,北京决定针对所有国家,而不仅仅是美国。这也影响了欧洲工业。

“所有的出口许可证现在都必须重新批准,并且在新的出口许可证审批上出现了临时的事实禁令,这仍然对供应链产生影响,”德国工业联合会的原材料专家斯特凡·施泰尼克表示。

这些管制不仅为北京市与欧盟的贸易谈判提供了更多杠杆,并向布鲁塞尔发出了警告,提醒其不应与华盛顿联手;同时,还为它提供了对稀土供应链的宝贵洞察力。

本月早些时候,北京同意为欧洲公司设立“绿色通道”,以加快许可证的审批。

应对措施

对此,行业团体正在推动欧盟加速自身努力,减少对中国的依赖,并同时开展外交努力。

金属游说团体Eurometaux的总干事詹姆斯·沃特森呼吁布鲁塞尔“继续投资国际合作”,以“支持循环经济和回收努力”,并推动“在欧盟国内生产某些金属”。

然而,尽管欧盟渴望追赶并减少对中国的矿物依赖——最近例证为其将区内外的几个稀土开采和加工项目指定为“战略性”——但它面临的任务艰巨。

稀土并没有它们名字所暗示的那样难以寻找——然而,它们在经济上可行的开采和提炼经历了极大的挑战,而所有最大储量均位于欧盟边界之外。

“在接下来几年中,大幅削弱中国的主导地位的前景相当黯淡,”安德鲁斯-斯皮德表示,牛津研究者补充道。“在接下来的20到30年里,随着技术和贸易的演变,任何事情都可能发生。”

随着未来将有更多矿物作为杠杆使用,中国对稀土矿物的控制仅仅是开始。

它对稀土的影响是“极端案例”,但中国还在锂和钴等众多其他矿物中占主导地位,并“正在越来越多地向价值链下游发展,”欧洲政策研究中心能源、资源和气候变化单元的研究员埃多阿多·里盖提说。

此报道由吉奥尔吉奥·莱阿里和科恩·费尔赫斯特贡献。

此故事已更新。

图片源于:politi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