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革命对美中关系的影响:未来五年的展望

在华盛顿和北京,关于人工智能(AI)革命的讨论越来越频繁,但对于这一技术进步将如何影响世界两大强国之间的关系,仍无明确共识。

在这篇短文集里,布鲁金斯学者们从不同学科出发,提供他们对未来五年内AI将如何影响美中关系的预测。

各位学者的观点涵盖了安全问题、出口管制、教育、虚假信息、风险降低、公私合作及AI在恶意行为者手中带来的共同威胁等主题。

R. David Edelman认为,AI可能会成为意想不到的风险降低源。在美中关系中,关于AI的错误概念甚至可能比AI自身的幻觉更加危险。

他提到,五年前,美国和中国的防务官员们普遍担心对方正在将AI系统投入核指挥控制的“按钮”上。

然而,五年后两国领导人联合发布的声明,承诺“保持对使用核武器决策的人类控制”,展现了一种希望。

这条声明表明,推动将国家安全的重大决策留给机器,而非不可靠的人工智能,可能是较为明智的选择。由于美中关系恶化,这样的声明再度表明双方需要建立某种稳定。

Diana Fu分析了虚假信息和外国干预的影响。她指出,美国在此方面的脆弱性或许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特别是由于人工智能的运用。

外国势力利用AI制造的虚假信息,正在试图加深美国选民之间的分歧。例如,PRC已经创建了针对不利政治人物的AI生成深度伪造视频。美国自我削弱的防御机制,加上对科技公司的监管放松,加剧了这一脆弱性。

Fu还提到,加拿大近期的选举中,PRC虽然更多通过非AI手段进行干预,但足以表明其潜在影响。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监管的缺失,外国政府的虚假信息活动可能会愈发猖獗。

Ryan Hass则指出,美国与中国在AI发展的竞赛是一种并行的关系,双方将在未来几年内共同探索这一领域。美国的出口管制并未能遏制中国技术的进步,反而激励了中国在自主创新上的努力。

他强调,操控技术发展的概念过于简单,实际上,中国在AI领域的快速进步正在缩小与美国领先模型之间的差距。未来,美国政策制定者应接受这样一个事实,即美中两国将在AI的前沿共同前行,而不是单纯的竞赛。

Patricia M. Kim提醒了无国界或恶意行为者的威胁。虽然美中之间的竞争关系紧张,但两国也面临着来自这些不受控制行为者的共同威胁,他们可能会利用AI进行风险较高的活动,给国际安全带来新挑战。

这意味着美中两国需要以更加合作的方式共同应对AI的潜在滥用。对AI技术的管理需要灵活且多层次的措施,包括建立多边合作框架,以弥补新兴技术的风险。

Yingyi Ma和Ying Lin提出,AI正在重新塑造教育的未来,为美中竞争带来了新机遇。美国教育体系需要更重视创造性思维,而不是仅仅依赖算法化的学习模式。

为了增强竞争力,美国应该投资于AI基础设施、教师培训和课程改革,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确保所有学生都有机会接触到AI工具。

Michael E. O’Hanlon对AI在军事领域的短期现代化回顾,指出未来五年内,AI在情报、数据处理及协调机器人群体中的应用将取得显著进展。

得益于机器学习,AI能够处理甚至识别大量通过数据收集获得的信息,极大提升军队的应对能力。随着冲突升级,AI的应用将在战场上变得更加重要。

Melanie W. Sisson则分析了美国对中国高科技领域的限制措施。她认为,虽然出口管制意在限制中国的AI能力,但强行限制只会刺激中国的创新。

因此,美国应重新审视政策,专注于增强自身实力,而不是单纯地削弱对手。这样的策略将有利于两国之间关于AI的风险控制与管理。

Elham Tabassi进一步强调,AI革命将对美中关系产生深远影响,技术发展将是驱动双边动态的重要因素。

随着各方对半导体技术的控制措施,从长远来看,双方的合作与竞争将并存。国家间的透明度和标准化将对防止误判、促进全球创新至关重要。

Nicol Turner Lee则提到美国企业创新的重要性,指出美国必须重建在行业、学术界和政府之间的合作关系,以确保在全球竞争中不落下风。

她强调,国家的移民政策和对人才的吸引也将对未来五年美国的竞争力产生重要影响。若不采取有效措施,美国在科技领域的领导地位将受到影响。

归根结底,随着AI的迅猛发展,美中两国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双方若能够在技术发展与管理上建立相应的合作机制,将有助于在竞争中寻找平衡,促进全球的繁荣与发展。

图片源于:brook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