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欧洲的投资回暖,电动车领域成主要驱动力

中国再次在欧洲投资市场活跃,2024年承诺投入100亿欧元用于新项目,结束了过去七年的持续收缩期。

根据梅尔卡托中国研究所(MERICS)和瑞洪集团(Rhodium Group)的最新报告,中国在欧盟及英国的外国直接投资(FDI)在2024年比2023年历史低点增长了47%。虽然100亿欧元的投资额无法与2016年达到的500亿欧元的峰值相比,但这标志着自2016年以来首次出现显著回升。

推动投资反弹的因素不仅包括多个行业的重大收购,例如腾讯在波兰的视频游戏行业、海尔在荷兰的制冷行业以及AAC在比利时的声学技术领域的投资,还包括绿地投资,新工厂和工厂的建设达到59亿欧元的历史新高。尤其是与电动车行业相关的项目主导了这一趋势,匈牙利成为中国电动车行业在欧洲的新兴中心。

#### 中国投资地理格局的变化

不仅在欧洲的投资回升,过去一年里,中国投资者在相对退市后重新开始寻找海外机会。根据瑞洪集团的数据,尽管面临相对不确定的金融环境,2024年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总额达520亿欧元。

这背后的原因部分在于需要多元化供应链,以应对地缘政治波动和关税,并提升中国科技企业,特别是清洁技术领域的竞争力。

与几年前相比,投资的地理分布发生了显著变化。2017年至2018年间,大部分中国投资是流向发达经济体,而现在这一趋势已逆转:64%的投资流向新兴市场,特别是亚洲(占32%)。同时,流向美国项目的中国资金仍在持续下降,现在仅占中国总对外直接投资的4%,约合20亿欧元。

相比之下,流向欧洲的资金再度上升,但目的地正在发生变化。过去十年中,中国主要投资德国、法国和英国(分析师称之为“三大主国”),而现在东欧,尤其是匈牙利则成为吸引中国资本的新热点,2024年吸引了31%的新投资。

#### 电动车领域居于主导地位,宁德时代是主要投资者

汽车行业是中国在欧洲投资的主要力量,2024年中国在欧洲的外国直接投资中超过一半(52亿欧元)都源于汽车行业。

其中,49亿欧元投入电动车领域的绿地项目,占中国在欧洲新设施建设投资的83%。在2024年的十个最大投资项目中,有七个与电动车有关,主要是电池超级工厂,其中62%位于匈牙利,其次是德国、斯洛伐克和法国。

尽管电动车行业看似迎来黄金时刻,但值得注意的是,过去一年发布的新中国电动车项目数量下降了79%。例如,Svolt Energy在德国的两个电池厂计划和上海普泰莱在比利时的负极材料厂计划均已取消,而瑞典政府已经阻止了普泰莱建造负极材料厂的计划。

然而,投资的进程并未停止,已经有多个数十亿欧元的项目在管道中等待批准,例如宁德时代新建的73亿欧元超级工厂,计划也在匈牙利建设。

中国在欧洲的投资正沿着清晰的轨迹发展,从主要投资者的公司名称也可以看出这一点。前五大中国投资者中,只有数字经济巨头腾讯在电动车生态系统之外。其他四家——宁德时代、国轩高科、远景科技和吉利,均为主要电池制造商。特别是宁德时代,连续五年成为欧洲最大的中国投资者,2024年占悉数中国F迪的16%。

根据梅尔卡托研究所的报告,这一趋势显示出少数大型中国公司将通过在西方国家扩展新工厂巩固其在欧洲的存在(目前已在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地宣布了项目)。

#### 中国工厂及其对当地的影响

中国投资的回暖主要是由于绿地项目,从理论上讲,意味着对欧洲经济的显著溢出效应,对地方劳动力的就业创造,以及技术转移的机会。 但在这些问题上,布鲁塞尔持谨慎态度。

梅尔卡托分析师指出,许多欧盟成员国担心“中国电动车投资可能主要是旨在规避贸易壁垒的简单组装操作,或生产有限的本地附加值。”支持这一观点的是早期建设阶段的BYD和宁德时代在欧洲的设施的数据,这表明这两家公司从中国进口了原材料和部件;然而,这一趋势在德国的特斯拉身上也有体现。

不过,一些案例研究表明,这种对中国输入的依赖往往会随着时间下降。例如,在宁德时代的德国工厂,过去两年中,中国员工所占比例已经从50%降至23%(这段时间用于培训本地人员),而BYD也已与多家欧洲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签署了合作协议。

根据研究人员的说法,这是汽车行业的标准特征,而非单纯的“中国问题”,源自于当地缺乏合格的技术人员以及最初需要从总部引入技术和专有技术。

#### 展望未来

在当前异常地缘政治不确定的气候下,预测未来并非易事。尽管如此,梅尔卡托研究所的报告对未来做出了一项相对自信的预测:中国在欧洲电动汽车领域的投资预计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失去动力。既然目前的增长主要受新工厂建设的推动,这一点在预料之中。而且,欧洲的电动汽车需求似乎越来越可能达不到预期。

尚不清楚哪些领域可能在电动车行业之后,取而代之成为中国投资者关注的中心。目前,媒体和信息技术是第二大重要领域,但可再生能源,特别是风能和氢能源,未来可能出现新的发展。

在2024年,发布了一打中国可再生能源项目,这些项目目前规模仍然较小(除了远景科技在西班牙的9亿欧元电解槽工厂),但尚未启动,同时仍面临越来越多关于技术涉及的安全隐患的担忧,这最近困扰着欧洲立法者。

这些担忧反映在对中国外资的更严格规章和审查机制中,加上转变的欧中关系、不可预测的美国关税政策和中国国内经济形势的挑战,构成了一道复杂的公式,目前尚无法明确中国在欧洲的投资未来。如果2025年可能确认当前的上升趋势,后续将出现什么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图片源于:renewablema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