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克斯《埃利奥》票房不佳,动画行业面临转型挑战

皮克斯的《可可》(Coco)自2017年上映以来,已过去近十年。 这部关于一个墨西哥小男孩前往亡灵之地的原创动画作品,全球票房接近8亿美元,成为当年票房第11的电影。 彼时,没人能预料到随之而来的原创动画作品的观众需求会迅速下降。

对皮克斯来说,这种下降在《埃利奥》于6月20日至22日周末上映时达到了新的拐点。 这部关于一个孤儿男孩希望被外星人绑架的原创夏季大片,以2080万美元的惨淡票房在国内首映,并在海外收获1400万美元,成为该动画工作室的开局最低记录。

尽管迪士尼高层对外表现出乐观,认为《埃利奥》有可能反弹并找到自己的节奏,类似于2023年的《元素》(Elemental)在首映后的表现,最终全球收入接近5亿美元,开局时的2960万美元没有经过通货膨胀调整。 然而在内部,没人在开玩笑,也没人试图美化结果。 最终,《埃利奥》的总票房甚至可能突破3亿美元的门槛。

但这并不意味着迪士尼和皮克斯放弃了原创内容的追求。 据《好莱坞报道者》消息,《埃利奥》向我们展示了已经在进行的战略调整。

皮克斯正在有意识地调整其电影类型,以更好地平衡续集与新鲜知识产权(IP)的结合。 迪士尼方面的首席影业官艾伦·伯格曼(Alan Bergman)提倡以续集的战略回归作为支持原创故事讲述的长期方法。 他们不将新IP当作一次性项目,而是看作潜在的系列作品。 《头脑特工队》(Inside Out)和《可可》都是源于原创作品而后来发展成系列的例子。

2024年6月,备受期待的《头脑特工队2》(Inside Out 2)首映时创下了1.54亿美元的巨大票房,成为年度最高票房影片、皮克斯历史上票房最高的电影,更是有史以来票房最高的动画电影,全球票房超过16.9亿美元,未经过通货膨胀调整。 同时,《可可》启发了一个主题公园景点,续集电影也在筹备中。

自2020年以来,皮克斯推出的第六部原创影片《埃利奥》继承了《向前冲》(Onward)、《灵魂》(Soul)、《卢卡》(Luca)、《红心》(Turning Red)和《元素》之后的地位。

皮克斯未来的上映计划包括2026年的原创影片《跳虫》(Hoppers)和《玩具总动员5》(Toy Story 5),接着在2027年6月推出的原创影片《小猫咪》(Gatto),以及未定档的《超能陆战队3》(Incredibles 3)和《可可2》(Coco 2)。 在皮克斯的30部影院上映作品中,仅有9部是续集,1部《光年》(Lightyear)为前传。 这远不能算是一个皮克斯续集机器——即使可能对其自身不利。

一直以来,皮克斯对系列化建设都颇为谨慎。 虽然《玩具总动员2》(Toy Story 2)是皮克斯的第三部电影,但其与《玩具总动员3》(Toy Story 3)的间隔超过十年,而《赛车总动员2》(Cars 2)则经历了五年的等待。 自《海底总动员》(Finding Nemo)到《海底总动员2》(Finding Dory)的间隔长达十二年。 2016年,皮克斯总裁吉姆·莫里斯(Jim Morris)曾表示,在2018年的《玩具总动员4》以后和2019年的《超能陆战队2》之后,工作室会回归原创精神,除了《头脑特工队2》外,他并非空口无凭。

作为迪士尼动画工作室的重要一员,该工作室曾推出了《冰雪奇缘》(Frozen)和《莫阿娜》(Moana)等系列的经典之作,近年来也致力于保持原创作品的正常输出,尽管行业面临下滑。 他们发布了四部原创动画电影: 《心灵奇旅》(Encanto)、《拉雅与最后的龙》(Raya and the Last Dragon)、《奇异世界》(Strange World)和《许愿》(Wish) 。

相较之下,来自环球旗下的伊卢米纳申娱乐和梦工厂动画明显更注重于系列化经营。 伊卢米纳申旗下三分之一的影片均为《卑鄙的我》和《小黄人》的系列作品,并迅速将《唱歌》和《宠物的秘密生活》转型为系列。 他们还积极参与了德拉·斯努斯的版权以及如今的《马里奥》。 梦工厂则靠《怪物史莱克》(Shrek)、《如何训练龙》(How to Train Your Dragon)和《功夫熊猫》(Kung Fu Panda)等系列大获成功。

在疫情期间,即使电影院恢复营业,由时任迪士尼首席执行官鲍勃·查佩克(Bob Chapek)领导的管理层作出了把三部皮克斯影片直接发布到Disney+的决策——《心灵奇旅》、《卢卡》和《灵魂》,这三部作品都被认为是流媒体的成功。 controversial 这一决定引发的争议被指责为培养家庭观众在家中观看面向儿童的家庭影片的习惯;这一争论至今仍然持续,尤其是涉及未成熟作品例如《埃利奥》。 是不是明智的决定?据统计,疫情后的动画原创电影中,只有三部在美国首周末开盘票房超过2000万美元: 《埃利奥》,2021年的《心灵奇旅》和2023年的《元素》,均来自迪士尼旗下。

并非说PG电影不受欢迎。 实际上,它们在疫情后的市场复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这些电影大多是动画电影的真人版改编 — 快来看2025年夏季大片《莉萝与史蒂奇》(Lilo & Stitch)和《如何训练龙》的真人版,均来自迪士尼和环球;或是基于知名知识产权的品牌改编,如华纳兄弟的《我的世界电影》(Minecraft Movie),迄今为止2025年票房最高的影片,票房超过9.54亿美元,或者是动画版视频游戏改编的《超级马里奥兄弟电影》,该片在2023年获得了惊人的13.6亿美元的票房。

而在去年的最高全球票房影片中,《头脑特工队2》领衔,而《莫阿娜2》亦以10.5亿美元的票房位居第三,其次是伊卢米纳申的《卑鄙的我4》(Despicable Me 4),成绩也达到了9.59亿美元。

经典动画电影的真人版改编,例如《龙族》或《莉萝与史蒂奇》,迎合了家庭观众和Z世代、千禧一代观众,借助怀旧因素迅速抓住他们的注意。 然而,《埃利奥》缺乏这样的市场优势,表现出与更广泛观众的联系困难,主要因为其目标群体偏年轻,被视为严格意义上的“儿童电影”,这与皮克斯品牌的定位存在一定冲突,正如票房分析师所言。不论如何,它在《如何训练龙》和《莉萝与史蒂奇》的强势引导下,显得黯然失色,后者的全球票房现已超过9亿美元(周边商品销售额已达数十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PG级电影在疫情后成为票房英雄,但PG级的评级并不一定保证巨大的开局周末,除非该PG级电影具有知名的IP,或者是某一系列或品牌的延展,如《我的世界》,”Comscore首席票房分析师保罗·德加拉贝迪安(Paul Dergarabedian)指出。“《埃利奥》将不得不依赖于基于绝佳的烂番茄评分的口碑传播,在接下来的几周内保持它的市场表现。”

身边的一位知情人士表示,“尽管开局数字可能未能反映其野心,这部影片提醒我们创意仍是工作室坚信的东西,也正是行业亟需的。 随着皮克斯的前行,它并没有放弃原创性——而是寻找更有效的形式来启动它,同时保留那些备受喜爱的角色。 最终目标 remains 一致:讲述跨越世代的故事。

图片源于:hollywoodrepor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