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旧金山的市中心,并不是唯一庆祝骄傲的地方。在整个湾区,社区组织和艺术家们正在筹办集会、音乐会和电影节,以回应LGBTQ+社区的各种经历。
在如此众多活动的轮番展开下,想在这个周末尽情享受似乎变得不可能。然而,前往旧金山的华埠,进行一次自助游览,探索区域内历史性的同性恋地标,却是一项一年四季都可以做的事情。
这项独立的步行指南尤其适合那些错过了由中国文化中心和当代艺术组织“Edge on the Square”于五月举办的第二届华埠骄傲游行的人们。在活动中,来自Rice Rockettes的变装皇后和GLBTQ+亚太联盟的成员们,带领数百名居民进行了包括六个停靠点的游行,了解华埠内与LGBTQ+社区相关的地方。
“中国城有着太多未被诉说的同性恋故事,”中国文化中心的馆长YY Zhu表示。她的团队花了数月时间进行研究,与社区的长者交流,确定了 LGBTQ+ 个人在这个社区生活、联系和组织的地方。
Zhu说:“这真的是我们的邀请,邀请大家来到华埠,与这段历史互动。”
对于想要重走这条游行路线的人,我们与华埠骄傲活动的组织者进行了交流,以了解人们如何能够沿着游行的轨迹进行探索。每一站距离起点仅有一到两个街区,因此如果步行,整个游览应该不超过一小时。
“我们可能不会将这个地方视为同性恋地带,但现在我们意识到了。”Edge on the Square的艺术与公共项目经理Erika Pallasigue表示。“你并不需要是同性恋,也不需要是亚裔,甚至不需要拥有这些身份之一——但在这些空间中思考你内心深处正在唤起的部分。”
以下是每个停靠点的位置和组织者选择它们的动机——请使用我们的谷歌地图引导您的旅程:
第一站:Edge on the Square,800 Grant Ave.
在波特斯马斯广场附近,Edge on the Square是一个艺术展览和表演空间,首次开放于2021年——其位置曾是零售商店Asian Image和标志性的Shing Chong市场所在地。
Edge on the Square目前正在展示名为“All Eyes on Us: Invention & Ingenuity During Artistic Diasporas”的展览,展出了一系列不同媒介的艺术家作品。这包括Hou Yumei的剪纸艺术、Sun Park的装置、华埠本地艺术家Leland Wong的插图以及Jeanette Lazam的绘画——她在与邻里国际酒店的斗争中,作为一个公开的同性恋租户组织者的角色将在稍后的旅程中再度出现。
这个展览由Candace Huey策划,展示了这些艺术家作为“隐藏的龙”,在面对“移民、同化和生存”的挑战时创作。
尽管社会环境可能限制了这些艺术家的能见度,Pallasigue鼓励游客思考,保持低调有时可以作为一种保护形式。“边缘社区——不仅仅是同性恋社区——必须斟酌什么意味着外出或可见。”她说。“他们可能选择不公开或可见,作为一种安全、保护和韧性的形式。”
第二站:沿Grant Avenue的酒吧和商店
从Edge on the Square出发,向北走Grant Avenue。在接下来的几个街区,你会看到华埠的著名酒吧Li Po Cocktail Lounge在右边,Buddha Lounge在左边。
这些地方是华埠曾经成为夜生活目的地的一部分。
从1930年代到1960年代,像Forbidden City和Chinese Sky Room这样的俱乐部举办华丽的演出,吸引了弗兰克·西纳特拉和在任总统罗纳德·里根等大牌明星。
“但这里的同性恋历史是,曾有几个地下酒吧,作为社区的聚集场所。”Pallasigue说。常常光顾这些场所的人们不得不过着双重生活,她表示,白天必须把自己转变为一个与同性恋无关的版本。
“根据我们的研究,在1940年代和50年代,华埠的同性恋夜生活如火如荼。”Zhu说。“华埠是你可以相对安全地聚会和做自己的地方。”
像CCC这样的团体继续致力于挖掘这些地下酒吧的历史。在此期间,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华埠夜生活繁荣及其背后的亚裔和亚裔美国表演者的信息,可以前往位于Waverly Place 2号的Showgirl Magic Museum。
第三站:东西银行,前身为电话交流中心,743 Washington St.
从Buddha Lounge出发,横过Washington Street。在左侧,你会看到一座红绿色的三层宝塔。如今是东西银行的一家分行,这座建筑在19世纪末到1949年是华埠电话交流中心的所在地。
在没有手机甚至没有拨号电话的时代,你需要先拨打本地电话交换机,请 операor连接到你要联系的人。
在华埠电话交换中心,数十名女性工作人员将社区几千居民与外界联系在一起。作为她们工作的一部分,Zhu说这些女接线员被要求每天穿着传统的旗袍,并精通多种语言。
在华埠骄傲游行期间,一位年长的女士找到Zhu,分享她自己在旧金山的类似电话交换中心工作的经历。
“她看到有女性在互相调情。”Zhu说。“当她们联系外界与华埠时,存在这种隐秘的亲密感。她确信在她之下也有其他同性恋女接线员。”
电话交换中心的建筑设计也是华埠能够转型以求生存的象征,Pallasigue表示。1906年的大地震摧毁了华埠的大部分地方,当地官员认为这是一个机会,想要将华人社区驱逐出这片城市。
但华人和亚裔美国商业团体反而提议,为了促进旅游业,应该保护并重建这一地区,重建成一个西方人当时想象的夸张版中国模样。纸灯笼、霓虹灯和宝塔随之而起,包括华埠电话交流中心的宝塔。
“这融入了华埠的DNA,”Pallasigue说:“以创造性地使用空间作为韧性的表现,以保留文化和社区。”
第四站:41ross,41 Ross Alley
从旧电话交流中心的建筑出发,沿Washington Street向上走,在Ross Alley右转。在左侧,你会看到41ross,这是一个管理由CCC主办的画廊空间,在运营的11年间展出了数十位LGBTQ+艺术家的作品。
“这个空间的目标真的在于支持艺术家,并为他们提供一个平台——不仅仅是展示他们的作品,还有销售。”她说,并补充道,41ross还包括一个设计商店,游客可以在这里找到Jeanette Lazam、Hou Yumei、Leland Wong及其他当前在Edge on the Square展示的艺术家的作品。
在2024年,41ross与酷儿艺术家和活动家Xiangqi Chen合作组织了“OUT/出 MUSEUM”,这是一个针对中国酷儿艺术的博物馆原型。游客可以询问41ross的工作人员以了解有关陈的收藏品寻找一个永久家园的持续工作。
第五站:国际酒店老年公寓,848 Kearny St.
走出41ross后,左转后右转进入Jackson Street。沿Jackson Street向下走,直到到达Kearny Street交叉口,你会看到在Muni公交站后面的高层公寓。这就是国际酒店老年公寓,一个于2005年开放的廉价住房综合体,面向低收入老年人——它矗立在前国际酒店(或I-Hotel)的遗址上。这曾是城市历史上最广泛的租户与开发商的斗争之一。
自1920年代以来,I-Hotel为数百名年长且贫困的菲律宾和中国男性提供了住所,他们共享被称为单人房SRO的拥挤居住空间。
当业主决定在1968年将酒店改造成停车场,并开始向居民发出驱逐通知时,学生、活动家和其他社区成员迅速团结起来,声援酒店的租户,引发了长达九年的抗争,以阻止驱逐。虽然业主最终在1977年成功将所有居民驱逐出境,但I-Hotel的斗争形成了华埠的一代活动人士,Pallasigue说。
“对I-Hotel的斗争关系到驱逐、城市更新和‘谁属于这里?’的问题。”她说——并补充道,即便在这场运动中,“在领导层中鲜有同性恋领袖,因为他们通常被排挤在外。”
在1977年驱逐时,作为年轻租户的Jeanette Lazam是当时的其中一员——她是当前在Edge on the Square展出的艺术家之一。在拯救国际酒店的斗争中,她提倡亚裔美国活动家的不同代表代际合作,同时也为了反抗恐同和性别歧视而斗争。
当一些非营利机构成功地将前国际酒店的遗址转变为廉价住房时,Lazam成为少数几名幸存的前租户之一,她重新回到了这里。
第六站:穿过波特斯马斯广场的行人天桥,745 Kearny St.
为结束你的旅程,前往波特斯马斯广场,走上跨越Kearny Street的行人天桥。在游行中,Pallasigue和Zhu回忆说,变装皇后们带领人群走过天桥,伴随着太鼓声,骄傲的旗帜在空中高高舞动。“这里是不朽的舞台,”Zhu说。
在天桥结束游行是有意而为的,Zhu说——因为这一地标即将消失。
作为城市改善项目的一部分,该天桥定于今年晚些时候被拆除。但是“即使天桥消失,即使这些地标有一天在物理上消失,我们依然带来了不同的人聚集在这里——并且他们现在正在讲述这些故事,”Pallasigue说。“我们已经将自己编织进其中。”
这篇报道包含了KQED的Nastia Voynovskaya和Rae Alexandra以及NPR的Chloe Veltman的报道内容。
图片源于:kq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