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罗拉多建筑工作坊与科罗拉多土地委员会合作设计建造鸟类研究教室与小屋

科罗拉多建筑工作坊是科罗拉多大学丹佛分校建筑与规划学院的一个设计建造证书项目,致力于创造获奖项目,以服务全球社区,特别是与非营利组织的合作。

今年,科罗拉多建筑工作坊与科罗拉多土地委员会在汉诺瓦的奇科盆地农场(Chico Basin Ranch)合作,设计并建造了一座鸟类监测教室和小屋。

奇科盆地农场是超过330种鸟类的栖息地,也是鸟类带标研究的中心,该项目致力于生态多样性和环境保护。

该农场收集有关迁徙模式和生态健康的见解,并提供教育和管理项目,以分享鸟类迁徙科学的发现和信息。

研究人员使用鸟类带标作为研究工具,以分析野生鸟类的迁徙路径、种群趋势、对气候和栖息地变化的反应,以及人类活动对鸟类种群和迁徙的影响。

鸟类监测教室和小屋的设计向经典的谷仓建筑致敬,重新诠释为观察、教育和研究的场所。

它的建筑外形与传统的谷仓设计相似,既反映熟悉感,又蕴含创新。

此外,该建筑是首个全使用科罗拉多木材的交叉层压木建筑。

从森林防火工作中收获的木材,使用了行业通常认为无用的木材,支持新的预制建造方法的探索。

在设计过程中,科罗拉多建筑工作坊团队确立了一系列核心价值观,以指导项目的每个阶段,包括可持续性、诚实材料、与地点的连接、复杂性高于简化、学生参与及与动物的关联。

该建筑选址需考虑其生态条件,以及迁徙物种的通行情况,这对于学生们来说是一个广泛的环境影响考虑挑战。

科罗拉多建筑工作坊的教授兼主任里克·索默菲尔德(Rick Sommerfeld)表示:“创建一座使用当地材料而非经过人造处理的可持续建筑是最终设计的核心。”

“这进一步强调了尊重该地点自然遗产、资源和独特环境之间的关系的重要性。”

团队努力消除人为和复杂的障碍,拥抱场地的条件、材料、能量流动以及自然与人造系统的融合,以便所有元素之间协同工作,从而实现高效、低浪费和响应环境的建筑理念。

除了作为研究设施,场地同样也作为学生动手学习的教育建筑,使他们可以直接与自然世界互动。

路过的鸟类物种成为场地生态的一部分,帮助维持本地景观的平衡。

科罗拉多建筑工作坊的学生展示了该学院对实践学习的承诺,他们参与了从概念、设计、制造到最终建筑的每一个步骤。

学生们负责保持材料的完整性,所用建筑材料包括科罗拉多的恩格尔曼云杉交叉层压木(CLT)、木杆和热轧钢。

学生们小心地安装这些材料,以确保其长期使用和耐用性。

五个学生团队分别负责小屋、屋顶、屏障、地基和储物空间,着手处理项目的不同方面。

我们与参与这次鸟类监测小屋和储物空间项目的一些学生进行了交谈,了解他们的参与体验。

建筑硕士学生玛德琳·富尔默(Madeline Fulmer)表示:“这个项目让我成为一个更强大的设计师和更好的人。

“在设计的过程中实施建设,使我迅速感到谦卑,尤其是在亲手建造自己设计的作品时。”

“这让我更加尊重劳作以及行业工匠所拥有的知识。

我意识到工艺的重要性,细节无处不在,我与众多工匠们一起亲身实践了这一过程。”

“我参与了屏障团队,负责设计和建造结构的东、西立面,由小直径的科罗拉多松木制成的多孔木杆墙。”

富尔默补充道:“这些木材来自位于德雷克的一个家族式工厂,通常会被丢弃,或用于家具,或转化为大量废料的木材。

而现在,我们将原木整体使用,利用自然的形状定义屏障的多孔性。”

屏障不仅有助于防止鸟类撞击,减轻风势,还提供了隐私,同时支持项目整体的木材叙事,包括我们所用的首批科罗拉多源的云杉CLT。

建筑硕士学生萨默·斯维德洛(Summer Svedlow)表示:“我从这次经验中最大的收获是,团队合作远比单独工作更有效。”

“我们共同努力创建这座建筑,并为其所取得的成果感到无比自豪。”

斯维德洛进一步表示:“科罗拉多建筑工作坊教会了我很多关于建筑的设计和建造过程。”

“我能够将所有在其他工作室和实习期间学到的信息运用到实践中。”

建筑硕士学生丽塔·皮克恩(Rita Pickern)说:“我在科罗拉多建筑工作坊的经历是我建筑学教育中最具变革性的一部分。”

“它缩小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推动我在建筑的过程中进行批判性思考,亲手建造真实结构。”

“我了解到设计决策在现场的表现、材料的行为,以及协作与适应的重要性与图纸和模型同样重要。”

皮克恩分享道:“在鸟类监测和储物空间项目中,我的主要角色是基础团队的一员,负责设定模型、绑钢筋和浇筑混凝土。”

“从基础开始使我意识到,基础的精确度影响整个结构。”

“随着建筑工作的进展,我有机会在小屋团队、屋顶组装以及CLT墙板安装团队之间交流,所有这些经历让我更深刻理解建筑的构造,将设计意图与各个系统的实际执行紧密联系。”

建筑硕士学生汉娜·怀特(Hannah White)表示:“在鸟类监测站的设计与建造中,我作为屏障团队的一员引以为豪。

“我们共同开发了一个格栅状框架,采用热轧钢板和HSS结构。在建筑的两侧,这种金属系统定义了不同的工作区域和聚集区域。”

怀特进一步介绍:“我们还在建筑细节中引入了1英寸的阴影线,最终在整个项目中得以采用。”

“经过几周的多次调整,我们确定了哪些单元填充9英寸深的受害松木。”

“在做出这些决策时,我们考虑了堆叠木材产生的斑驳光影效果如何最为有效,以及在哪些开口更有利于人际互动或鸟类迁徙。”

“从最初的设计和迭代,到绘制车间图纸,再到我们亲自建造屏障墙,我享受着参与每一个阶段的过程。”

“有一个特别令人难忘的经历是,某个晚上我们在附属建筑内建造屏障框架的木质和纸板模型。”

“整个屏障团队都在那儿,各自专注于不同的任务,设计迅速合为一体。

这个模型立即揭示了阴影线的有效性,使我们能够自信地继续下去。但是,最打动我的是团队的气氛。”

“我们在一起拍照,互相示范如何使用工具,同时欢笑。有一个这样的时刻让我十分怀念,提醒我当你被充满动力和合作精神的人围绕时,优秀的设计自然会随之而来。”

图片源于: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