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街头的混凝土怪物:是时候让它们消失了

华盛顿特区的建筑风格一直以来都饱受争议,特别是那些冷漠无情的粗野主义建筑。

这种风格的建筑,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至七十年代中期兴起,如今被普遍视为城市景观的眼中钉。

最近,美国住房与城市发展部(HUD)宣布退出其标志性的总部大楼,搬迁至弗吉尼亚北部更为宜人的办公环境。

HUD秘书斯科特·特纳曾表示,该建筑是“华盛顿最丑陋的建筑”,这个说法虽然有一些争议,但与其他许多相似建筑相比,确实显得不堪入目。

不仅如此,联邦调查局(FBI)也在着手离开其总部,这座建筑曾被英国建筑材料零售商Buildworld评选为全美最丑陋建筑以及全球第二丑陋建筑。

这一系列的迁移,与唐纳德·特朗普总统签署的行政命令不谋而合,该命令要求联邦建筑“尊重地区、传统和古典建筑遗产,以提升和美化公共空间,体现美国及其自我治理体系的崇高性”。

这一命令本应被视为常识,但对传统建筑风格的捍卫者而言,“传统”、“古典”以及“美化”等词汇让他们感到不安。

美国建筑师协会对此表示强烈关注,声称强制要求建筑风格会压制创新,损害当地社区。

《国家杂志》则指出,特朗普的这一倡议是整体议程的一部分,旨在将历史建筑的概念与“以欧欧美文化为中心的白人至上”紧密联系在一起。

很显然,想要政府建筑看起来更美好,似乎成了不可饶恕的犯罪。

粗野主义建筑风格是二战后欧洲的产物,旨在拥抱全新与实用的设计,但从未能令人喜爱。

该风格的名称“粗野主义”来自法语“béton brut”,意为“原始混凝土”。

尽管混凝土在现代生活中极为重要,但从未有人说过:“哇,这太优雅和振奋人心了。”

华盛顿的这些粗野主义建筑大多建于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中期,那个时期确实存在许多可笑的建筑错误。

值得一提的是,肯尼迪政府的一项委员会曾提倡现代设计,声称联邦建筑应“反映美国国家政府的尊严、事业、活力与稳定”。

然而,现实是,这些粗野主义建筑更像是对一堆政务的迷失表达,给人一种冷漠的官僚印象,仿佛是一个车辆管理局的总部设在一处最高安全监狱。

或许它们能够轻易地被用作关于东德的纪录片的拍摄场景。

这些建筑的存在被普遍认为是对人类精神的打击,若不能得到应有的拆解,倒不如捐赠给北朝鲜。

粗野主义建筑原本的合理性已经不复存在,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些建筑不仅不再新鲜,维护成本也逐步高昂。

比如,FBI大楼的情况已经十分糟糕,而HUD大楼的维护费用也令人生畏。

尽管捍卫者认为这些建筑应作为遗产的一部分进行保留,但这对那些每天工作和生活在这些建筑周围的人来说,从未公平过。

它们完全是对华盛顿城市风貌和人类幸福的减损。

如果必须保留其中一座,倒不如将其改造成一个关于荒谬时尚的史密森博物馆,以警示后人。

图片源于:altoonami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