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千禧公园杰伊·普里兹克剧场,格兰特公园管弦乐团在一个宜人的夏夜再次为观众带来了美妙的音乐盛宴。
这场音乐会由芬兰指挥家奥斯莫·范斯卡执棒,特邀小提琴演奏家保罗·黄演奏马克斯·布鲁赫的《苏格兰幻想曲》。
虽然天气湿度较高,但并不炎热,周围的环境也显得宁静,只有偶尔几个突兀的噪音打破了这份和谐。
范斯卡曾在明尼苏达管弦乐团担任音乐总监长达19年,并且在2019年指挥了亨利·多恩的作品《过渡》的世界首演,这也是本场音乐会的序曲。
当晚作曲家亲临现场,分享了他母亲在生命最后一个月中罹患癌症时的艰难挣扎,以及创作这部作品如何帮助他进行自我疗愈的经历。
在《过渡》中,他用音乐再现了母亲在医院的声音,包括呼吸机的嗡鸣声、推车的轰响以及键盘上的敲击声。
作品中,木管乐器和铜管乐器拼凑出紧张的节奏,打击乐器则如同快速的回响。
中间,平静的医院气氛被钢琴声所唤起,随之而来的是颤动的颤音,悲伤的情感从铜管乐器中流淌而出,弦乐八重奏也在此加持了悲伤的气氛。
音乐的结尾近乎胜利,虽然仍掺杂着淡淡的忧伤。
格兰特公园管弦乐团成功再现了这些感人至深的声音,观众的热烈反应当之无愧。
在简单的舞台调整后,严肃的保罗·黄走上舞台,为大家带来了迷人的《苏格兰幻想曲》。
作品一开始,庄重的铜管合唱带着悲伤的旋律逐渐展开。
黄的演奏温暖而富有层次,清晰地诠释了旋律的每一个细节。
乐团在他独奏之后紧密跟进,在到达《安静的悲伤》的过渡时,黄展现出了极富情感的演奏,双音持续清晰且表现力强。
我最喜欢的部分是第二乐章《小步舞曲》,小提琴声迅速进入,木管乐器和铜管乐器也随后加入了切分音的节奏。
黄在这个片段里的快速指法和弓法保持精准,第三乐章《舒缓的吟唱》理应感情丰富,但由于环绕的噪音造成了一定影响。
不过,在最后的乐章中,黄的表现再次让人惊艳,尤其是在尾声的华彩段落。
当保罗·黄获得观众的起立致敬回应时,他还演奏了一首充满活力的安可曲,弗里茨·克莱斯勒的《小步舞曲》。
这再次印证了他的高超技艺,令在场观众感到兴奋不已。
在短暂的中场休息后,奥斯莫·范斯卡再次带领格兰特公园管弦乐团,进行了一场愉悦的表演,演绎了贝多芬的《第六交响曲F大调,作品68》即《田园交响曲》。
这部交响曲充满了创新,是第一部具有程序性的交响曲,正如贝多芬为它取名《田园》,它描绘了他对乡村的热爱。
同时,它也是第一部有五个乐章的交响曲,贝多芬对每个乐章进行了描述性命名。
欣赏这部作品总是令人享受,尽管在几个时刻木管乐器的声音稍显轻微,范斯卡克制的指挥风格依然给乐团带来了很好的引导。
他用右手指挥,手臂保持靠近腰部,而左手则负责指挥节奏和引导乐队,指挥棒则相对固定在一旁。
当音乐达到高潮时,他的身体就会变得非常生动,手臂与双手会随之高高举起。
在听演出时,我总是关注几个关键点来判断演出质量。
第一个就是开场乐章的节奏,《抵达乡村时的愉快感受》。
范斯卡所选的节奏较快,但仍然能够产生良好的效果,而且他还尊重了贝多芬的重复。
我时常关注小提琴在副主题中的表现,展现时的乐句长短。
在此场演出中,他们在展览和重现部分两次都做得非常好。
贝多芬在《田园交响曲》中给予了木管乐器重要的角色,第二乐章《溪边的风景》中,静音的小提琴营造出理想的田园感,木管乐器和铜管乐器的独奏轮番登场。
特别是在结束时,贝多芬用长笛模仿夜莺的鸣叫,双簧管模仿鹌鹑,单簧管模仿布谷鸟。
在户外演出的环境下,我总是希望真实的鸟儿能够响应,但可惜的是,周三晚上没有鸟儿的鸣唱。
第三乐章是乡村舞蹈,《乡村人的欢聚》,却被一场最伟大的音乐雷暴打断。
远处的雷声由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快速低声演奏,雨点的节奏则由定音鼓来呈现,闪电则通过小提琴的快速演奏传达。
整场演出令我乐在其中,表现令人愉快,达到了我心目中的标准。
今晚,克里斯托弗·贝尔将指挥格兰特公园管弦乐团举行年度独立日欢庆音乐会,特邀演出者包括马林巴演奏家乔什·琼斯和女中音歌唱家伊玛拉·迈尔斯。
音乐会将在杰伊·普里兹克剧场于晚上6:30进行,更多信息请点击此处。
下周三,尼可尔·佩门特将指挥格兰特公园管弦乐团,小提琴家因巴尔·塞基夫将演奏贝德里赫·斯美塔那的《莫尔达维亚》,马克·阿达莫的《去年》,以及克劳德·德彪西的《大海》。
音乐会将在杰伊·普里兹克剧场于下周三晚上6:30进行,更多信息请点击此处。
图片源于:thirdcoast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