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人类学》期刊上发表的一项突破性研究,揭示了斯库尔I号头骨的全新分析,该头骨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人类埋葬物之一。
这具距今约140,000年的古老标本,出土于以色列的斯库尔洞穴中。
其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其年龄上,还在于其分类的持续争论。
几十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推测这一标本是否代表了尼安德特人和现代人类的杂交,或者究竟是什么其他物种。
最近在古基因组学和颅面形态学方面的进展,为这一复杂谜团提供了新的见解,但仍有许多未解之谜。
随着科学家们深入挖掘这一化石的特征,其影响不仅延伸至进化生物学,还涉及早期人类的文化习俗。
斯库尔I号头骨:斯库尔洞穴的独特标本
斯库尔I号化石于1931年在以色列的斯库尔洞穴(也称为儿童洞)被发现,长期以来备受关注。
最初,它被归类为一种名为巴勒斯坦古人类的属,被认为是尼安德特人和现代人之间的过渡形式。
这一化石是一个年龄约为三至五岁左右的儿童头骨,颅容量约为1,100毫升。
这表明这个孩子的脑容量接近现代人类,但其骨骼结构展现出古代人类的特征。
考古学家们对其分类进行了多年的辩论,有人甚至提出了现代人类与尼安德特人间杂交的可能性。
这一理论源于头骨形态中混合的古代与现代特征。
曾有一段时间,该标本被认为属于一个“原始克罗马农人”群体,尽管对于其精确的分类位置依然没有明确的答案。
然而,Dr. Bastien Bouvier近期的CT扫描分析揭示了这一化石复杂的特征,混合了尼安德特人和现代人类的特点。
揭开杂交之谜:斯库尔I号的复杂形态
这项新研究通过CT扫描和3D建模分析了斯库尔I号的神经颅和下颌特征。
这些先进的成像技术使研究人员对标本的物理特征有了更清晰的理解。
研究发现,斯库尔I号的颅部轮廓和血管网络与尼安德特人非常相似,而与现代人类更接近的是其骨迷路,这是内耳的重要组成部分。
外部特征方面,如颅底的倾斜及枕骨大孔(脊椎进入头骨的开口)的定位,亦显示出与现代人类的更大相似性。
Bouvier的分析表明,枕骨大孔的倾斜位置与现代人类的远亲——南方古猿I号的Kabwe样本相符。
反观下颌骨,则表现出古代人类的典型特征,阴道的内表面后倾,即所谓的牙槽平面,正是多个古人类标本所特有的特征。
尽管这些重要发现具有意义,但该研究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分类。
头骨特征的复杂混合使得研究者们难以得出清晰的答案,他们建议斯库尔I号可能最好被理解为一个独特群体的一部分——潜在的“斯库尔古族群”,直到未来有更多的证据,特别是有关DNA分析的时候。
DNA测试在解开谜团中的角色
在关于斯库尔I号的分类争论中,DNA分析可能是提供明确性的一条途径。
然而,正如Dr. Anne Malassé指出的,目前尚未对斯库尔I号化石进行任何DNA测试。
“我们从未尝试分析神经颅的DNA;它的保存状态足够好,可以从岩石的岩石柱中去除部分骨骼。
但这是一种破坏性的测试,而该头骨是独一无二的,”Malassé解释道。
鉴于这一标本的稀有性和重要性,破坏性测试可能会妨碍未来研究者的保存工作。
是否对化石的DNA进行测试仍然是一个艰难的决定。
虽然DNA提取方法的进步使其在技术上成为可能,然而是否继续进行的考虑与该头骨在考古界的独特地位相权衡。
DNA分析可能为斯库尔I号是现代人类的成员还是与尼安德特人混合的结果提供明确答案,但目前,破坏如此罕见的标本的风险使这一问题悬而未决。
文化意义:斯库尔I号是否受到特殊对待?
除了生物和分类问题外,斯库尔I号的埋葬也引发了引人入胜的文化问题。
该儿童在斯库尔洞穴中被埋葬,该遗址还出土了其他人类遗骸,包括成年人和儿童。
不同于许多史前的埋葬,斯库尔I号在埋葬前或埋葬过程中,没有迹象显示出受到了任何特殊的对待。
Malassé博士提到,“尸体被压缩了第二次,因此无法在其初始位置进行比较,但考古学家从未观察到对尸体的特殊对待,显示它与其他个体无异。”
这一观察可能表明,早期人类进行群体埋葬,而不优先照顾个体。
这也反映了早期人类群体的社会结构,在这样的群体中,儿童可能在社区内被视为平等成员。
斯库尔I号缺乏特殊的埋葬礼仪可能表明早期人类社会更为平等,但更多证据需要支持这一说法。
图片源于:indiandefence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