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外长阿巴斯·阿拉赫奇将在中国天津参加上海合作组织(SCO)外长会议,与俄罗斯和中国的外长进行会谈,目的是在上个月的战争后和持续的美国制裁背景下,加强与这两个国家的关系。
该外长会议将于周二在中国东北地区的天津召开。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健在周一对记者表示:“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外长将就多个领域的合作以及重要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意见,并在会议上签署相关决议和文件。”
阿拉赫奇于周一离开德黑兰,他将与中国外长王毅以及其他外长在会议上进行会谈。
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埃斯梅伊尔·巴赫基对俄罗斯新闻社RIA Novosti表示,阿拉赫奇将在天津与俄罗斯外长谢尔盖·拉夫罗夫会面,双方将讨论双边关系、地区局势及核问题。
背景上,上海合作组织是一个欧亚政治和经济组织,旨在促进成员国之间的合作。该组织成立于2001年,初期成员包括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后续添加了印度、巴基斯坦、伊朗和白俄罗斯作为成员国,伊朗于2023年加入。
土耳其、埃及、沙特阿拉伯、卡塔尔、阿联酋、科威特、巴林和阿塞拜疆等国也是该组织的14个对话伙伴之一。各对话伙伴的外交官在四月于北京举行了会议。
印度、巴基斯坦和白俄罗斯的外长也是本次会议的参会者之一,此外,两大常设机构的负责人也将参加此次会议。
上海合作组织的常设机构包括位于北京的秘书处,现由哈萨克斯坦前国防部长努尔兰·耶尔梅克巴耶夫负责,以及位于塔什干的地区反恐机构,由吉尔吉斯军官乌拉尔贝克·沙尔舍耶夫领导。
此次会议的重要性在于,RANE的中东和北非高级分析师瑞安·博尔表示,阿拉赫奇在天津的目标是减轻制裁的影响,并提高伊朗的石油出口。
“伊朗的整体立场是希望在制裁缓解和能源领域发展更深层次且更具体的软实力关系,”博尔告诉Al-Monitor。“他们将寻找可靠的方式,以促进伊朗对中国的石油出口,确保这一贸易不会受到扰动。”
与此相关的是,自6月以色列对伊朗发动攻击以来,伊朗与美国就后者的核计划的谈判已暂停。美国随后对伊朗核设施进行了打击,并在同月促成了以色列与伊朗之间的停火。
博尔指出,伊朗加入上海合作组织的最大实际利益是“中国愿意成为沙特阿拉伯和伊朗之间的调解者”,提到2023年中国促成的两国恢复关系。伊朗希望中国能够在中东为其辩护,扮演更重要的外交伙伴角色。
“他们期待中国能在中东地区对伊朗采取更干预性的态度,”博尔说。
中国是伊朗最大的石油客户,约占该国全部运输的90%。尽管由于特朗普政府加强制裁,5月伊朗对中国的石油出口有所下降,但路透社的报道显示,6月前三周的出口量达到了180万桶的历史高点。
值得一提的是,伊朗参与国际北南走廊的建设,该走廊包括海运、铁路和公路,目的是通过伊朗连接印度和俄罗斯。该走廊在俄罗斯官员去年12月访问德黑兰时成为讨论的关键内容,阿尔-monitor的记者在当月报道了这一情况。
近年来,伊朗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的贸易增长,2023年3月至2024年1月的贸易额增加了5.5%,达到371亿美元。
拉夫罗夫与阿拉赫奇上周在里约热内卢举行的金砖峰会期间会面,讨论了核问题。上个月,克里姆林宫表示愿意在达成协议的情况下储存伊朗的铀。
金砖组织对6月对伊朗的攻击表达了“严重关切”,并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该集团支持无核武器的中东。“我们还重申了建立无核武器及其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自由区的重要性,这符合相关国际决议。”
图片源于:al-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