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司法部近日将关税逃避列为白领犯罪调查中的第二大优先案件,显示其在执法力度上的显著转变。
在吉隆坡举行的“保持领先:制裁与关税风险法律应对”研讨会上,前美国联邦检察官、现任贝克豪斯特律师事务所合伙人Artie McConnell指出,过去类似关税逃避的行为如同“超速驾驶”,普遍存在但 seldom 受到惩处,然而这种情况即将改变。
McConnell在研讨会上强调,美国司法部和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将加紧监管,以前可能被忽略的违规行为未来将面临严格的审查。
他建议企业制定系统完善的合规计划,以防止卷入司法部调查甚至刑事起诉。
他表示:“了解执法环境及司法部的决策过程,并将这份认知融入合规体系中,是确保企业合规的关键。
作为一名前检察官,我想看到的正是这样的合规机制。
尽到基本合规义务就相当于完成了90%的工作。
”
关税逃避主要涉及三种方式:转运,即通过关税较低的国家出口以规避较高关税;低报货物价值以减少征税额;以及错误归类,即通过调整统一关税代码(HTS)以降低关税。
尽管这些行为技术性强且界定复杂,McConnell指出刑事案件的举证难度非常大。
例如,三位海关专家对同一商品的关税代码可能给出不同答案,这为刑事指控带来了挑战,尽管作为民事诉讼则较为充分。
同样,商品从中国通过马来西亚转运后,如何界定其原产地也存在困难。
被司法部以刑事调查起诉不仅耗费企业巨额资源,更可能导致企业被切断美国银行账户,在供应链中的合作伙伴也可能疏远,从而引发连锁反应。
关税逃避案件通常通过模式识别系统和举报人线索浮出水面。
值得注意的是,司法部已将关税逃避纳入企业举报人奖励试点计划,预计此类举报将大幅增加,从而推动司法部对相关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与此同时,马来西亚投资、贸易与工业部副部长梁金栋在研讨会上发表主题演讲,强调我国在全球贸易中保持中立立场的重要性,并指出有部分出口企业错误解读该政策,借此规避关税和制裁,影响国家信誉。
政府已采取措施加强对进出口环节的监管,防止滥用行为,维护马来西亚在国际贸易中的诚信。
梁金栋表示,关税的影响不仅仅是提高进口商品价格,更破坏供应链的稳定,产生连锁反应。
例如,原本销往美国市场的货物转而涌入其他市场,包括马来西亚,造成进口商品泛滥,威胁本地生产者的竞争力。
他进一步指出,全球化进入“超级全球化”时代的终结,效率不再是唯一追求,安全和韧性成为新趋势。
政府与私营部门必须重新思考长远的贸易战略,以适应这一复杂多变的全球格局。
他强调:“贸易不应被视为终极目标,而应作为实现更广泛目标的手段。
”传统以廉价制造并向美国出口的模式,已难以为继。
针对未来策略,梁金栋呼吁马来西亚积极实现市场多元化,拓展与中亚、中东、非洲及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的联系。
同时,他鼓励东盟成员国放弃内部竞争,携手打造区域一体化供应链和庞大消费市场,形成更强大的中产阶级,增强整体竞争力。
东盟作为全球第五大经济体,拥有逾六亿八千万居民,将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影响力,吸引更多大国和新兴经济体与其展开贸易、投资及成长合作。
最后,梁金栋强调法律的重要性,认为法律既能推动国家利益,也能捍卫国家权益。
他指出,在应对日益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时,具备法律素养和应对能力至关重要。
国际法律规范虽然不尽完善,但为国际关系的和平解决和各国责任承担提供了框架,是维持世界秩序的基石。
综上,随着美国加大对关税逃避的执法力度,马来西亚政府和企业均需提高法律和合规意识,积极调整战略,避免陷入贸易纠纷。
同时,推动东盟区域合作及市场多元化,将为地区稳定与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