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陈:尝遍6297家中餐馆的美食之旅

图片源于:https://www.latimes.com/local/la-me-chinese-eater-20130422-dto-htmlstory.html

大卫·陈是一位来自洛杉矶的律师,他曾在6297家中餐馆用餐,记录下每一次的体验。

他成为了美食评论家们公认的专家。

大卫·陈对中餐非常了解,他在超过6200家中餐馆的用餐经历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

尽管多年尝试,他始终未能学会使用筷子。

在图中,他正在阿卡迪亚的肖恩咖啡馆用餐。

(Rick Loomis / 洛杉矶时报)

电视频道的摄像机正在滚动,当大卫·陈将第一口腰果鸡肉送入嘴里时,密苏里州斯普林菲尔德的餐厅里一片寂静。

坐在桌子对面的老爷子大卫·梁正满怀期待地注视着他。

斯普林菲尔德的腰果鸡是当地的特色,是一种深炸、浑身裹着肉汁的流行自助餐菜品。

陈不停地咀嚼,周围的沉默让气氛变得有些尴尬。

“味道怎么样?”记者终于问道。

陈没有立即回应,鸡肉有些过于熟了。

最后,他说:“挺好,”他外交地咕哝道,迅速夹起了第二份。

陈,64岁,到6289家中餐馆(在出版时)用餐,并在Excel表格中记录了这些经历,形成了一本跨越美国及其他地区的美食日记。

身为律师和会计师,大卫·陈瘦削、戴着眼镜的外形使其在中餐行业内颇具声望。

他能围绕多伦多的点心进行辩论,并能评价纳什维尔的中式自助餐。

只需提到洛杉矶的任何一个街区,陈便能思索片刻后,给出几家附近中餐馆的名字。

由于其专业知识,使得他在美食评论界的声望逐渐提高。

美食评论家们常在推特上向他询问用餐建议。

食物网站也寻求他撰写关于中餐及其历史的文章。

在斯普林菲尔德,他的午餐成了当地新闻的报道内容,晚上6点、9点和10点的新闻均有提及。

向上滚动至他的Excel表格最顶部,你将发现1955年和洛杉矶的不同那一年代。

彼时的洛杉矶,唯一的中餐馆位于华埠,而食物是他与文化之间的唯一联系。

记录#2,1955年,在新高街708号的酱油白米饭,环境为绿漆混凝土的广场,电话线交错在天空之中。

作为孩子的陈,曾讨厌中餐。

他曾多次被父母强行带到华埠的餐馆如月亮房进行宴会,他往往对一碗白米饭感到厌烦。

家常饭菜则是肉饼和意大利面等美式菜肴。

如果陈没有感到自己中国人的身份,部分原因在于家庭的影响。

“我想我的父母是想保护我,”陈说。

“我几乎像个美国人一样长大。”

1950年时,美国针对中国移民的配额每年仅允许105名华人入境,而洛杉矶时的华人数量仅为8067人。

根据当时的普查记录,这仅占洛杉矶人口的不到0.5%。

“如果你不住在旧金山,那你就算是个异类。”陈表示。

作为第三代亚裔美国人,陈的父亲在UCLA以优秀的成绩毕业,但来自顶级公司的工作邀请总是寥寥。

他们居住在房地产代理建议的“接纳华人”的社区,而父母从不让他去中文学校,因担心影响他的英语水平。

但中餐始终伴随着他,标记着生日、婚礼和毕业典礼。

在UCLA学习会计和税法期间,陈常光顾当时高楼中的一间餐馆——阿芳的西木。

那是他能记得的唯一一家附近的中餐馆。

记录#28,1972年,在洛杉矶格伦登大街1100号的阿芳的西木吃的炒饭,餐厅位于高档写字楼的顶层,环境优雅,木质桌椅和吊灯装饰。

在UCLA期间,陈感觉自己不再是异类。

1965年通过的移民法放宽了限制,约9%的学生自我认同为亚裔美国人,根据1971年的一项大学调查。

在校期间,陈选修了一门名为“美国的东方人”的课程,那是UCLA首个提供亚裔美国人研究的课程。

他开始阅读所有与此相关的书籍。

“它帮助我意识到我们周围并没有很多我们这样的人。

并且我们曾遭受歧视,因此实现成功的道路并不相同。”

毕业后,陈进入一家大型会计公司工作,并结识了一群来自香港的同事。

他无法用粤语与他们交流,也不知如何使用筷子。

但他们之间共同的爱好是中国菜。

有一天,大家一起去吃午餐,点了一道脆皮油炸鸡肉,用略略甜咸的柠檬酱调味。

那是陈所尝过的从未体验过的味道。

记录#215,1984年,在洛杉矶的ABC海鲜餐厅,205 Ord St.

环境为灰色混凝土角落,霓虹招牌及似古希腊风格的入口柱子。

柠檬鸡是70年代新一波华人移民留下的足迹,他们被蒙特雷公园的“华人比弗利山庄”的承诺吸引而来。

富丽堂皇的宴会厅迅速在圣盖博谷兴起。

华埠也开始繁荣。

与同事们的午餐活动让他们在新开张的每家中餐馆体验美食,积累了大量的菜单和名片。

陈查看电话簿以寻找新餐馆,增添至他的名单成了他逐渐上瘾的爱好。

“我一直就是个收藏家,我收藏邮票,和唱片。”

陈说。

如果他的朋友对某家餐馆的评价不高,陈仍会去吃。

可能是他们点的菜不够好,或厨师那天心情不佳。

他必须亲自去看看。

陈的用餐速度快于餐馆的开张。

不久之后,他发现自己在当地吃过所有的餐馆,却仍感到不满意。

1985年,他在洛杉矶地区和全国范围内品尝了86家餐馆。

第二年,这一数字上升至119。

渐渐地,超过每年300家餐馆成了常态。

在多伦多,他在六小时内光顾了六家点心馆。

他在佛罗里达出差时,穿梭于整个州,采尝试20家中餐厅。

陈一直希望能游历所有50个州,而中餐成为了他的借口。

在他从未想象过的地方,他发现了独特的中餐随行。

在新英格兰,他尝试了一种浇有肉汁的炒面三明治。

在明尼苏达州的圣保罗,他竟然遇见了一种以蛋福永作为馅饼的汉堡。

在南方,他发现了一种甜味炒菜,称为蜂蜜鸡。

“它不一定要是真正的中餐。

如果它是美式中餐,那就更加有趣。”陈说道。

陈很少讨论他的列表。

他的儿子埃里克·陈在成长过程中对这个列表只有模糊的了解。

“我父亲有很多事情不愿意谈论。”他说。

对于他们的家庭来说,一顿饭往往传达着言语无法表达的情感。

埃里克·陈表示,在他三年的斯坦福法学院学习中,父亲大概访问了20次。

他们通常去旧金山的点心店和圣荷西的面馆用餐。

“如果你收集足够多的东西,你就能捕捉到它的精髓。”埃里克·陈说。

“这可能就是他用食物来尝试捕捉的东西。”

尽管大卫·陈几乎没在同一家餐厅吃第二次,但他却不时回访ABC海鲜餐厅,尽管该餐厅的业主已经更换,而他表示,柠檬鸡的味道也有所下降。

他出于对历史的尊重去那里,即使他几乎尝遍了洛杉矶的每一家中餐馆,但却没有任何一种美食经历可以与在ABC海鲜的首次用餐相匹敌。

“在他们开门营业的相当一段时间内,他们都是全国最好的中餐馆。”陈说。

当前,陈坐在肖恩咖啡馆的一个餐位上。

在那里,他滑进一个夹子,准备享受一顿尚未体验的中餐。

肖恩咖啡馆是一家现代台式餐厅,去年12月开业,在洛杉矶地区为数不多他尚未尝试过的中餐馆之一。

他漫不经心地浏览菜单——几乎没什么是他没有见过的。

“传闻”由阿黛尔的音乐在餐馆的音响中播放,而陈的手再次握住了他熟悉的餐具——叉子。

他曾努力试图使用筷子,但一个朋友送他的弹簧筷子的玩具式礼物未能帮助他。

“用叉子更为自然,”他表示,同时一口叉起一块牛肉卷,继续享用他又一次的中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