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源于:https://www.latimes.com/business/story/2019-12-09/china-facial-recognition-surveillance
乌干达警察、蒙古监狱和津巴布韦机场有什么共同点? 三者都在测试面部识别系统,并且都使用了中国的技术。根据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的研究,至少52个国家也在进行类似的测试。
中国的面部识别公司在为这一日益增长的国际市场提供服务方面已处于领先地位,尤其是因为它们相对于其他国家的同行所具有的优势:一个庞大的国内市场和一个在隐私问题上往往处于次要地位的威权体制。根据IHS Markit的资料,2018年,中国占全球面部识别业务的将近一半。
“世界各地都有抗议活动,从黎巴嫩到智利再到伊拉克,许多政府,不论是自由民主还是更为专制的国家,都处于脆弱的境地,”卡内基智囊团的研究员史蒂文·费尔德斯坦表示。“现在,有了可以让他们抵抗政治动员的技术。”
批评者和人权活动人士指责北京及监控公司通过已用于国内安全打压的技术“出口威权主义”,这场安全打压导致了在新疆地区拘留超过180万人,主要是维吾尔穆斯林。
中国公司可能是市场上最成功的,但并不是唯一向政府提供监控技术的公司。来自以色列、日本和美国的竞争对手也在争夺这一市场,同时通常会从美国采购组件。
费尔德斯坦对人工智能监控的全球扩张的研究发现,中国科技公司,尤其是海康威视、华为、大华和中兴,已向从澳大利亚到缅甸和哈萨克斯坦的多个国家提供了服务。
“这些公司特别适合提供先进的监控能力,”费尔德斯坦说,“但它们也愿意进入或许西方竞争对手不愿进入的市场。”
在中国,一位顾客通过面部识别系统租了一辆车。
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进出的道路上,监控摄像头在每辆车经过城市周边时闪烁,捕捉和分析乘客的身份。中国电信公司华为声称其摄像头在2015年导致该地区犯罪率下降了46%。当地政府数据表明这一影响较小,并且只是短期的。
该公司在今年因涉嫌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而被列入黑名单,已向全球约230个城市供应过监控设备——包括面部识别技术。根据卡内基的资料,它向更多国家提供人工智能视频监控技术。
“华为在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力度很大,这一点是其他电信供应商无法比拟的。它正好适合监控项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研究院的研究员亨利·图根哈特表示。“政府有安全的需求,而公司则有销售的兴趣。”
然而,推动监控推广的动力问题并不简单。
“我会警惕非洲是一个空白的岩石,中国人带着其压迫的方式进入这里的想法,”《中国、非洲与互联网的未来》一书的作者伊基尼奥·加利亚多尼表示。“公司正在调整其产品,以适应非洲精英的政治需求。”
海康威视起源于一家政府研究机构,但现在仅部分国有,正在全球扩展,向从巴西到南非及意大利的多个国家供应视频监控基础设施。它是中国科技公司的一部分,与大华、商汤和旷视等世界领先的人工智能软件供应商一样,因被指控参与向新疆提供技术而被华盛顿列入黑名单。
尽管如此,中国在市场上的主导地位似乎没有减弱的迹象。根据IHS Markit的数字,中国的市场去年增长了13.5%,而全球市场(不包括中国)仅增长了5%。2017年,中国国家媒体夸耀该国已建立全球最大的监控系统,配备超过2000万部人工智能摄像头。
此前,中国公司的运营受到宽松的国内和国际监管,但现在面临来自公众的不满,公众对于面部识别的扩张表示担忧。根据最近发布的中国首份关于该问题的大规模调查,约80%的受访者担心面部识别运营商的数据泄漏。
“当你与像北京地铁这样的公共机构争论面部识别的使用时,没有必要与他们谈论数据保护,”北京大学学者洪燕青在近期的论坛上表示。“相反,我们需要对使用面部识别的适当性和比例性进行辩论。”
洪燕青帮助起草了国家工作组关于个人数据保护标准的报告。
在中国,广泛使用面部识别部分反映了许多活动已经要求实名登记。面部扫描已取代或增强酒店、航班、火车、银行和医院的人力身份检查。上周实施的新规要求电信运营商在用户注册手机服务时扫描用户的面部。
新疆地区的一个安检站。
但面部识别的使用也是为了以新的方式扩展监控,例如追踪学生的课堂行为。中国迅速扩展的面部识别摄像头网络使得许多人现在均受到大规模识别监察。中国的警察局已经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国家身份数据库,超过10亿个面孔的记录,这些数据来自身份证系统。根据这些照片的质量,可以将其与进行面部扫描的人进行匹配。
行业开始关注这些投诉。上周,商汤科技宣布将领导由27家公司组成的联盟,以在政府标准机构的指导下制定面部识别的国家标准。“公众正日益关注该技术面临的安全问题,”该公司在社交媒体发布中表示。
在欧盟和美国,关于面部识别的辩论主要集中在政府或公司识别和追踪人们的隐私威胁,而在中国的辩论则通常围绕泄漏给第三方的威胁进行,而不是对操作者自身的滥用。
中国法院在十月首次受理面对商业使用面部扫描的挑战。当杭州一家动物园强迫季票持有者提交面部扫描以入园时,浙江工业大学教授郭斌提起诉讼,旨在保护其个人信息的隐私。他在法庭提交的文件中表示,面部特征是“敏感个人数据”,他认为这些数据可能会被泄漏或被盗。
大多数中国人支持在便利和提高安全性的基础上使用面部识别,但仍对隐私滥用感到担忧,根据北京南都个人信息保护研究中心的调查结果。
在中国药科大学于九月安装一套课堂面部监控系统后,引发了广泛的在线批评。作为新“智能校园”系统的一部分,该学校在两个教室安装了面部扫描仪,以追踪出缺率以及捕捉学生打瞌睡、玩手机或在课堂上交谈的行为。学校表示,这“有效解决了管理出勤和效率低下的难题”。
对此,中国教育部表示,将对学校中面部识别的使用添加限制和规定,并希望它们在使用该技术时“高度谨慎”。
中国的监控产业已经在进入计算机图像识别的新前沿:通过走路的方式辨别个人,试图读取他们的情绪。
尽管中国公司在全球面部识别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但其地位正在受到来自日本NEC等竞争对手的压力,后者在14个国家提供类似的技术,以及美国的软件公司Palantir和思科。
“包括以色列和俄罗斯在内的其他国家的公司在这一领域也很先进,并且正在向美国及高加索、中亚地区的市场发起冲击,这一点被严重低估,”费尔德斯坦表示。
以色列的公司如AnyVision和以色列系统公司已向美国提供技术,而乌克兰初创公司Riddletag利用亚马逊的面部识别技术使格鲁吉亚的地铁乘客能够进出。
“美国公司,尽管在技术和伦理上口头上声称重视,但也在建立监控技术,实际上还在向生产这些技术的中国公司供应组件,”独立的面部识别技术和伦理研究者斯蒂芬妮·哈雷表示,她曾是Palantir的员工。“这让其他所有人都面临一个选择:被美国监视,还是被中国监视?”这种观点在上周的德国议会中表达出,这引起了美国的愤怒,称中国的威权主义与美国的价值观之间无法比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