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休战下的假信息潮汹涌而至

图片源于:https://www.foxbangor.com/news/national/misinformation-casts-shadow-on-us-china-trade-truce/article_8f1e5b89-3295-5d01-8c46-86e000bbf15e.html

有关美国民众因贸易紧张局势而疯狂抢购中国商品的虚假报道,及针对美国产品的机器人攻击,正在对华盛顿与北京之间的临时贸易休战投下阴影。

本月初,全球两大经济体达成共识,同意暂停互征关税90天,这是在日内瓦高层会谈后,贸易战中的意外降温。

然而,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特别是中国的抖音和微博上,却出现了一个截然不同的现实,一波波的虚假信息正在煽动反美情绪,这可能会破坏脆弱的休战局面。

一段在线视频在这些平台和TikTok上获得了数百万的观看量,声称显示美国消费者在贸易紧张局势后,疯狂抢购中国品牌电视。

但事实是,这是2018年黑色星期五在美国一家超市的旧录像。

这个虚假的论调进一步被中国国家媒体放大,包括《中国日报》在内的媒体发布了类似的头条,称“美国人因关税开始像疯狂一样囤积,抢购中国品牌电视。”

在其网站上发布的一段新闻片段中,使用了同样的2018年回顾录像,并在左上角标记了“档案镜头”水印,显然是为了避免法律责任。

其他没有根据的说法也在中国的平台上出现,声称美国人飞往中国购物,且美国公民因贸易战争造成的经济影响而排队购买大量商品。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SAIS中国全球研究中心主任安德鲁·梅尔塔对法新社表示:“这些叙述几乎肯定是由国家精心策划的,国家在利用社交媒体方面变得越来越善于。”

“(这些叙述)帮助使中国公共舆论与政府战略保持一致,在这种情况下,不准确地、显而易见地示意‘美国已经感受到痛苦,因此中国必须保持立场’。”

– 经济疑虑 –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反复关税政策令全球经济感到不安,扰动了投资者情绪和金融市场。

根据5月12日的休战协议,美国同意将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降至30%,而中国则表示将对美国商品的进口关税降至10%。

一些虚假叙述在协议之前就开始传播,但在网上继续扩散,加剧了混乱和更广泛的信息混乱。

“我在中国的很多朋友问我:美国没有鸡蛋吗?那里安全吗?人们在疯狂购买商品吗?你囤积了什么吗?”在芝加哥的内容创作者韦薇告诉法新社。

“有些人甚至(建议)不要来美国旅游或学习。”

这些谣言促使韦在芝加哥的多个超市考察,结果发现货架依然充足。

尽管美国消费者似乎并未被这些网络虚假信息所影响,韦观察到“中方则变得非常兴奋”。

– ‘数字 blitz’ –

上个月,网络信息安全公司Cyabra发现了一场针对美国的影响力运动,该运动涉及数千个虚假或机器人操控的账户,针对包括古驰、香奈儿和亚马逊等全球品牌。

这些账户传播了未经证实的说法,声称这些品牌在中国生产商品,却将其贴上“法国制造”或“意大利制造”的标签。

这些账户将特朗普的贸易政策作为助长此类欺骗营销行为的罪魁祸首,同时敦促消费者抛弃这些品牌,直接购买中国商品。

“这是一场数字攻击。三分之一的账户不是真的,但引发的反响却是真实的。”Cyabra首席执行官丹·布拉赫米对法新社表示。

“虚假账户劫持奢侈品牌,推动反美叙述,并在没有引起怀疑的情况下误导消费者。这正是其有效性的所在。”

上个月,法新社还发现中国内容创作者在TikTok上发布的视频,推广有关国际奢侈品牌暗中在中国制造他们产品的虚假说法。

被针对的品牌没有对这一说法作出回应,这似乎是一个庞大的运动,利用美中贸易紧张局势来宣传假冒奢侈品。

专家表示,随着贸易谈判的继续,这些虚假叙述不太可能消失。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梅尔塔表示:“我相信这些叙述将继续存在,并将在中国政府谈判地位加强的同时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