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源于:https://www.geekwire.com/2025/sparks-fly-seattle-area-fusion-startup-rivals-debate-path-to-commercial-power/
华盛顿州雷德蒙德——周二,在一次西雅图地区的会议上,当三家希望商业化核聚变能源的公司登上舞台时,讨论变得有些火热。
太平洋西北地区是核聚变创新的中心,华盛顿州是Helion Energy、Zap Energy和Avalanche Energy等公司的总部。
这是一个小型且通常较为友好的集群,但这三家公司的代表在技术联盟活动上对彼此进行了几次尖锐的批评,并阐述了各自的商业成功愿景。
Helion已经获得超过10亿美元的投资,并设定了最为激进的技术部署时间表。
这家位于埃弗雷特的公司旨在建设并运营可能是全球首个核聚变电厂的50兆瓦设施,其产生的电力将用于微软,并计划在2028年上线。
“我们专注于生产电力,打破所有障碍,以便在这个十年内实现这一目标,”Helion的联合创始人兼研发负责人安东尼·潘科蒂表示。
Zap的研发负责人本·莱维特表示,该领域正在不断发展,核聚变无疑会来临,但在西雅图投资者峰会+展示会上,他对Helion的目标提出了质疑。
“我不认为在接下来的几年内会出现商业应用,”莱维特表示。“还有很多复杂的科学和工程问题需要被发现和应用。”
核聚变,正是太阳和恒星的动力源,需要在极高温度和高压条件下维持一段时间。
这些公司的目标是开发一种技术,使得通过原子碰撞产生的能量超过产生反应所需的能量——这是一个被称为“Q大于1”的目标。
莱维特预测,在本十年末及下个十年, “你会看到小规模的核聚变展示,但不一定能够盈利。
但你会看到输出能量超过输入能量的核聚变展示。”
Helion目前正在测试其Polaris反应堆,这是第七代原型,将与计划中的商业反应堆大小相同。
这一领域吸引了科技公司对清洁能源的兴趣,这些公司急需为其电力需求巨大的数据中心提供能源。
Zap公司位于埃弗雷特,距离Helion不远,但尚未设定其技术商业化的预计日期。
该公司正在实验其FuZE-Q核聚变装置,并已经制造了其Century系统,这是一种原型,包括发电网所需反应堆之外的组件。
对于总部位于西雅图的Avalanche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运营官布莱恩·里奥丹来说,核心问题在于经济性。
“最终,我认为第一个达到‘Q大于1’的公司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谁能把它变得经济实惠,”他说。
“美国第一家汽车公司就像Duryea Power Wagon Corp.,但没人记得因为他们没有做得便宜。”里奥丹说。(他说得差不多——实际上是Duryea Motor Wagon Company。)
Avalanche的目标是在大约两年内在原型中实现“Q等于1”,但那将不是商业设备。
在2022年,Avalanche从国防创新单位(DIU)获得了一份合同,以开发一种名为Orbitron的核聚变装置,用于太空推进和发电。
其反应堆系统相对紧凑——小于本次会议桌的一半,里奥丹说。
虽然关于时间表和目标的争论将在未来几年得到解决,但三位小组成员一致认为,最重要的事情是有人解决核聚变挑战,开启这一潜在庞大的清洁能源来源。
“祝大家好运,”莱维特说。“如果核聚变成功,我们都是赢家。
当然,我们想成为第一个,但任何一个赢家都是人类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