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源于:https://www.financialexpress.com/opinion/chinas-security-signals/3870187/
安妮塔·英德·辛格 (Anita Inder Singh) 是新德里和平与冲突解决中心的创始教授。
中国的首部关于“新时代中国国家安全”的白皮书(WPNS)于5月12日发布。
新华社发布了该白皮书摘要的英文翻译,表明北京不仅希望向国际社会展示该文件,还希望在公众信息上加以控制。
任何“开放”都将仅在中国共产党(CCP)的条件下进行,充分考虑国家安全利益。
面对复杂的外部动荡局势,白皮书表示中国的目标是与亚太国家合作,促进和平、发展与稳定。
WPNS表达了对技术竞争、从台湾海峡到南中国海的冲突点、以及与美国的关税战的关注——这一切恰逢世界因COVID-19大流行和乌克兰与以色列-哈马斯战争而动荡不安的时期。
“中华智慧”为应对当代挑战提供了解决办法,并在近期与美国的关税争端中取得了胜利。
白皮书指出,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提出了“整体”国家安全观,并建立了国家安全委员会。
习近平同时担任中央军委主席,因此他在现代化和深化国家安全机制及能力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中国的国家安全与人民的安全息息相关,并受其引导。
“人民安全”——公民的“成就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是最终目标,而“政治安全”是“根本任务”。
白皮书将传统安全的理念扩大,以涵盖和整合来自网络空间、人工智能、公共卫生等方面的新兴非传统安全威胁。
优先考虑技术自给自足,呼吁对关键基础设施和本土创新进行投资,以减少对外国制裁或供应链中断的影响。
WPNS宣称,中国正为一个变化无序的世界提供稳定。
中国的现代化将继续,增强发展中的安全,并推动安全下的发展。
事实上,安全与发展交织在一起,是中国政治思维一个相当长期的特征——与印度不同。
例如,新德里尚未认识到教育人民以实现高水平发展的必要性。
白皮书还强调了由习近平在2022年倡导的中国全球安全倡议(GSI)。
它强调共享安全和多边主义,同时反对“集团对抗”。
自称为全球南方领导者的中国,显然希望印度注意到自己正致力于捍卫发展中国家,以抵制美国主导的霸权。
然而,中国宣称自己与美国及其亚洲盟友并未公开对抗。
对北京来说,西方是麻烦制造者,而中国是爱好和平的稳定者。
国家安全是中国现代化稳定性和持续性的一个重要基础。
中国旨在赢得地区和多边组织的支持,以遏制美国。
它强调主权和领土完整,联合国及其宪章的中心地位,以及争端的和平解决。
然而,考虑到俄罗斯对乌克兰的侵略,中国从未谴责这场战争,而其在南亚和东南亚的扩张主义立场也令人难以理解。
无论如何,其GSI在亚细亚的支持有限——仅得到了10个东南亚国家中的一半支持,亚洲最发达经济体如日本和韩国均未给予支持。
印度和尼泊尔未支持GSI,原因在于其不结盟政策。
在亚太地区,WPNS宣称中国在台湾、香港、西藏、新疆和海洋权益等方面的主权、领土完整与发展利益是不可谈判的。
与此同时,中国希望通过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和维护和平来加强自身地位,尽管在南海存在领土争议,并与日本在东海有紧张关系。
白皮书强调中国的“社会和谐”和低犯罪率,作为有效治理的证明。
但关于其法律透明度和人权的问题——特别是在新疆和西藏——依然存在质疑。
白皮书强调的“民族团结”指向在西藏和维吾尔族穆斯林省份继续依赖强制手段的可能性。
WPNS推动中共在全球安全方面的理念。
高水平的发展既不是基于强制,也不屈服于威胁。
这就是WPNS对“独立”以及“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道路”的定义。
作为美国最重要的国际挑战者,以及南亚印度洋地区的挑战者, 中国向这两国传递了间接的信息——以及对日本、韩国等强大的亚洲民主国家 —— 中国仍然是它们主要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对手。
尽管如此,中国也是它们最大的贸易伙伴。
印度面临的问题是,尽管希望在2047年——独立百年之际实现全面发展,但中国的迅猛发展应促使印度审视自身的经济政策,并意识到中国向其他国家提供的机会要远比印度所能提供的多。
最后,中国宣称其优越的中共领导政治体制将继续引领其在未知领域中走向成功,这本身便是对民主国家的挑战。
这应促使印度反思自身为何未能赶上许多其他民主国家——包括亚洲的日本——以证实大多数世界最富有和最强大的国家皆为民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