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Valencia街22号与23号之间的Uniko商店,首次踏入便会被琳琅满目的盲盒主题商品所包围。
Hello Kitty、Labubus、Miffy、Smiski和Sonny Angel等角色在店内展出,令每一位顾客仿佛置身于一个玩具的奇妙冒险中。
盲盒是指以密封包装销售的小型人偶,包装内的具体玩偶内容不得而知,这种神秘感让每次购买都充满惊喜。
如今,在社交媒体平台如Instagram、TikTok和YouTube上,盲盒正在引发一场热潮——人们形成了一种新的开箱文化。在这种视频中,创作者一边寻找自己喜爱的盲盒,一边记录拆箱那一刻的期待和兴奋。
这种盲盒的魅力似乎在于设计与神秘感的结合,收集玩具已经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使得Uniko等商店成为一个新兴的目的地,不仅仅是一个购物的地方。
独立策展人如Uniko的店主Uni Choi,在该领域开设了精品式的商店,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提供精心策划的商品选择、赏心悦目的陈列方式以及社区体验。
在Uniko中,你可以沉浸在每个精心挑选的细节中。
商店的设计意图是营造出一种博物馆般的体验:你可以浏览,也可以购买你所看到的商品,也许心中那股声音在呼唤你把那个Labubu书签带回家。
店内中央的木桌上,展示着Miffy、Sonny Angel和Smiski的盲盒,成为盲盒爱好者的“金矿”。
在这里,28岁的Sondhayni Murmu谦逊地表示:“偶然发现这家店,让我的钱包很伤,”她居住在Glen Park,但在任务区花费了大量时间。
Murmu惊讶于附近有商店专门售卖盲盒,因为她通常需要前往Daly City或Japantown来购物。
盲盒文化始于日本,兴起于1980年代和1990年代,依赖于胶囊玩具自动售货机(或称gashapon)的流行。
品牌如Medicom Toy、Sonny Angel和Re-Ment提升了这一概念,推出更多关注设计的产品。
到了2000年代,盲盒成为西方玩具文化的一部分。
那么,在这些盲盒中你可能会发现些什么呢?
Labubus是那些有着超大脑袋和宽大露齿笑容的调皮生物,为玩具市场注入了一股青春朋克风。
而Sonny Angels则是可爱的裸体人偶,配有不同的头饰,从水果到动物应有尽有;Smiski则是微小的、能够在黑暗中发光的角色,通常在日常场景中摆出各种姿势,常常躲藏于角落中。
对于Choi而言,Uniko不仅仅是一个商业行为,它是她的创作画布,也是与其他艺术家和创作者建立社区联系的机会。
她说道:“我偶然发现这家店,知道作为一名艺术家是多么困难,我也在店中销售其他本地商家和艺术家的产品。”
Uniko于3月软开幕,并于6月举行了盛大开幕。
目前还没有正式营业时间,但店主Choi每天都会营业,除了星期二。
在Mission区以外,你可以在Japantown、Stonestown Galleria(那里有Pop Mart,购物者可保证获得正品盲盒)、Richmond的Tantrum、Castro的Cliff’s Variety,以及Noe Valley的Scribbles & Doodles和Wink SF找到盲盒商品。
然而,在这些地方,价格竞争异常激烈。
盲盒商品的价格通常会在不少商店中飙升,Sonny Angel的官方零售价格通常在10到12美元之间。
转售商往往将其加价,售价可高达20至30美元,限量版角色的转售价格甚至可达到数百,甚至数千美元。
而在Uniko,Choi将Sonny Angels和Smiskis的售价定为15.99美元,让消费者感到相对合理。
图片源于:missionloc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