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研发蚊子大小无人机 可执行战场侦察任务

中国开发了一款蚊子大小的无人机,该无人机能够执行战场侦察和监视任务,进一步丰富了其军事微型机器人技术的组合。国家国防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国家电视台的播报中展示了这一微型飞机,展示了其紧凑的设计,配有拍打翅膀和细长的着陆腿,适用于隐秘操作。

这款微型无人机配备了两根拍打的叶形翅膀和三根如发丝般细的腿,能够在各种表面上栖息或着陆。根据国防科技大学的学生梁合想的介绍,该无人机的小巧体积使其能够在战场上执行侦察、监视和特殊任务。

微型无人机将动力系统、控制电路和传感器整合到紧凑的框架内,使其在收集信息时能够保持隐蔽。这种小型无人机的尺寸提出了重大工程挑战,要求在不牺牲性能的情况下,微型化所有核心组件。

中国的蚊子大小无人机反映了全球在军事和民用领域开发微型无人机的更广泛努力。美国、挪威等国家也在追求类似的技术。

挪威的黑蜂系列无人机被西方军方广泛应用,提供了一个与之可比的手掌大小的平台。最新的黑蜂4型号由Teledyne FLIR Defense生产,具备增强的电池续航、改善的耐候性和更长的通信范围。它在2025年获得了美国国防部的蓝色无人系统更新奖。

美国空军在2021年确认正在研发微型无人机,但自此没有公开披露任何运营型号。

虽然这些系统在军事场合迅速发展,但微型机器人技术的研究还延伸到其他领域。例如,哈佛大学的RoboBee项目开发了能够飞行、着陆甚至在水中和空气之间转换的微型无人机。

类似技术还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中进行研究,包括药物输送、手术辅助、诊断和成像等。

环境监测是另一个潜在的应用领域。未来的微型无人机可以在污染追踪、农业作物监测和灾后响应中发挥作用,通过在难以接触或危险的地方收集数据来提供帮助。

尽管这款蚊子大小的无人机备受关注,但它只是中国国防科技大学开发的一系列机器人技术中的一部分。同一则电视报道还展示了人形机器人和其他潜在军事应用原型。

中国这一新型微型无人机的出现,标志着在战场上显秘侦察能力的提升,可能在传统系统无法到达的地方为军队提供视角。

随着各国争相研发微型无人机,未来的无人机战斗将可能向更小、更隐蔽的方向发展,改变现代战争的面貌。

图片源于:s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