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源于:https://www.scmp.com/news/china/diplomacy/article/3271304/next-10-years-tsinghuas-yan-xuetong-talks-trump-taiwan-and-what-it-means-china
旧金山峰会实际上阻止了中美因台湾问题而爆发战争,解决了中美之间的核心问题。
自两国领导人在11月的旧金山会晤以来,中美关系是否有变化?
峰会取得了什么成果?
我认为特朗普在台湾问题上不会比美国总统乔·拜登走得更远。如果比较拜登和特朗普两个时期的政策,拜登的政府在支持台湾独立方面的倾向更明显。
特朗普曾多次声称,他是自冷战以来唯一没有卷入新战争的美国总统。这是什么意思呢?
特朗普确实不希望与中国在台湾海峡发生战争。他在防止海峡战争方面会比拜登更加谨慎。
您认为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如何?他是否会像上任期间那样挑战“一个中国”政策?
2013年,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阎学通在其著作《历史的惯性:2023年的中国与世界》中做出了近300个国际关系的预测。
十年后,他的预测准确率达82.3%,包括对美中之间将出现双极世界的预见。这次采访首次出现在《南华早报Plus》。
在台湾领导人赖清德的就职演说后,中国和美国军事官员在台湾海峡的军演结束期间进行了视频通话。这表明中美之间已经建立了危机管理机制,以防止台湾冲突升级为战争。
中美之间的冲突与对抗在峰会后并未停止,但发生了两个重要的变化。
首先,变得更加恶化的是,美国将其对中国的遏制从技术脱钩扩展到了商业保护主义……我认为中美之间的贸易纠纷将继续恶化。
那么,另一个相对积极的变化是什么呢?
双方达成了一致,旨在加强社会交流,包括学生间的交流、第二轨对话和学术交流。与去年相比,中美之间的社会交流变得更加放松。
北京是否担心特朗普可能重返白宫后,这些交流会被打断?
无论选举结果如何,无论是特朗普还是拜登赢得选举,中美关系在明年上半年都将持续恶化。随着选举变得愈加激烈,双方及其政党都不得不对中国采取更强硬的态度,因此拜登政府一定会推出一些新的政策,这些政策对双边关系并不建设性。
但影响会因胜选者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如果拜登赢了,双边关系基本上会沿着现在的轨道继续发展。
然而如果特朗普赢得选举——而他胜选的可能性正在增加——那么中美之间的经济对抗将加剧,甚至比安全领域的争端更为严重。
如果特朗普在中国商品上提高关税的幅度超过拜登,那么中国一定会做出自己的应对。如果美方限制中国产品的进口,中国只能对美方的某些产品施加有限的限制。
如果特朗普获胜,您认为中国与欧盟的关系会如何?
无论拜登还是特朗普获胜,未来一年中欧关系应逐渐改善。这是因为以色列与哈马斯之间的战争拉大了欧洲国家与美国之间的距离。
只要欧洲国家在加沙问题上从战略上逐渐疏离美国,他们在这一问题上的立场必然会与中国更加接近。
因此,中欧关系改善的政治条件将好于仅仅因为乌克兰战争而受到中国批评的局面。
美国的盟友已经开始对此进行准备。今年德国总理肖尔茨已访问中国,中日韩三国之间的对话在经过4年半后也重启。
原因很明显:他们认为特朗普在安全问题上不会像拜登那样强硬地与中国对抗。
换句话说,特朗普对其盟国提供的安全保障将远低于拜登时代,因此他们知道必须平衡与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关系。
对于美国的主要战略竞争对手,中国也必须做好准备。我认为中国也会主动改善与美国盟国的关系,可能不是在安全方面,而更可能是在经济和社会关系方面。
因为无论是在欧洲、日本、韩国还是其他国家,他们仍然需要中国市场。
欧盟已对中国新能源产品,如电动车,进行了涉嫌补贴的调查。您认为有办法管理这些贸易争端吗?
中美盟国之间的经济关系不会因美国在安全方面与其盟国的疏离而自动改善。
中国在这方面仍需付出许多努力。
欧盟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无论中美之间的战略关系如何,欧洲对其自身市场的保护往往更加严格。
民粹主义和保护主义势头也在上升。
我个人认为,如果中国与欧洲各国希望解决贸易争端,必须集中精力在新领域的合作上,而不是以针锋相对的方式相互报复。
比如在电动汽车方面,如果能与中国探索共同生产的盈利机会,欧洲可能会重新考虑合作。
如果欧洲从中国进口更多汽车,就意味着它可以向中国出口更多零部件用于制造电动车。如果不进口中国汽车,中国的生产规模会减小,从而也会减少零部件的出口。
必须形成这样一种利益关系,才能可能帮助改善中欧之间的经济关系。
您愿意对未来十年中美关系做出预测吗?在经济、技术和军事力量方面,这两个国家将如何比较?
在国际关系方面,以色列与哈马斯之间的战争将削弱美国的全球政治影响力。这一点已经显而易见,因为即使是它的盟友现在也不得不在这一问题上与其保持距离。
在美国国际关系恶化的同时,中国的国际关系不一定会改善。
但是,由于美国与其他主要大国的战略关系受到削弱,中美之间的战略平衡将变得不利于美国。
在综合实力方面,考虑到中国或美国的经济规模已经比其他主要国家大四到七倍,这两个国家将在接下来的十年中拉大与其他国家的差距。
美国的GDP至少是唯一一个国家(除中国之外)在七倍以上,且其年均增长1%时,其他国家必须至少增长7%,以避免差距扩大。
这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
那么中国呢?在接下来五年中,中国与其他国家的GDP差距至少是四倍,这意味着,如果中国年均增长2%,这些国家需要增长8%才能阻止差距扩大。
这也是很小的可能性。
中国保持2%的年增长率——甚至更高——并不困难。
这导致中美之间的双极结构将更为明显。
其次,在未来五年内,中国与美国之间的GDP差距有扩大的危险。
这是什么原因呢?
中国与美国在人工智能和芯片研发及生产方面的差距正在扩大,而这两者对未来数字经济的影响重大,中国与美国经济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
另外一个因素是,未来五年中,中国的外资与中国的私人投资可能低于美国的外资与私人投资。
因此,美国的总投资将大于中国的总投资,美国在人工智能和芯片研发与制造上的差距也可能扩大。
结果是,中美之间的GDP差距有扩大的危险。
在防务支出方面,美国每年超过9000亿美元的支出,中国的支出不到30%。
美国还参与战争,并积累了作战经验。因此,在接下来的五年内,中国缩小与美国在军事力量上的差距可能性较小。
从2030年到2034年,将更难做出预测。
因为到2030年,“反全球化”将更为强烈,中国和美国都将面临比前五年更大的发展问题。
民粹主义将主导世界的意识形态,这两个国家在应对这一问题时需要进行重大政策调整。
因此,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两国都将面临更大的困难。
所以,让我们看看谁能够更好地应对这一局面。
阎学通教授是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院长。
在此期间,我认为中美之间缩小力量差距的前景不是很大。
但是,阻止差距的扩大是可能的。在这一阶段,中美之间的力量差距开始重新缩小吗?
这有可能,但这取决于中国能否比美国进行更大的政策改革。
因此,东升西降的想法可能不适用?
将“东升西降”说法的问题有两个。
第一,谁是“东”和“西”并不清楚。
东部是否包括印度、巴西、南非、越南或者古巴?
东部是否包括俄罗斯?
显然,俄罗斯并不这样看待自己。
所以如果我们不知道这些群体,那么我们怎么知道谁在上升,谁在下降呢?
第二,我们如何判断升与降?
快速的GDP增长或世界GDP的巨大份额是否等同于上升?
或者是否更快的技术改善?
当我们不知道“东”和“西”是什么,以及上升和下降的标准时,我认为这个说法只反映了某些人的臆想……
他们希望的并不是现实,具体取决于相对实力的变化。
如果仅仅将中国界定为“东”,将美国界定为“西”,在2002年到2012年这十年中,中国确实在GDP方面迅速缩小了于美国之间的差距。
但是,现在情况不再如此。
如果我们比较中国和美国在全球总GDP中占比的美元,差距如今并未缩小,反而在扩大。
如果世界在未来十年将更加双极化,这将如何影响中国推动多极秩序的政策?
“多极化”这个术语并不是对世界的客观描述,而是一种愿望,而不是现实。
许多国家希望推动多极化,包括美国。
美国并不称世界为双极,因为美国不愿意承认中国与其处于平起平坐的地位。
其他主要国家也坚持多极化,因为他们希望自己成为这种局势的一极。
中国希望世界实现多极化,因此它说它会促进多极化。然而,当前朝向双极布局的趋势显然远远强于任何国家阻止它的能力。
在任何双极世界中,两大超级大国将竞争所谓的中间国家。
这些国家倾向于不站队,采取非对抗立场,从而能够从两方利益中受益。
但在单极世界中,他们则无法使用这一策略。
“全球南方”的概念再次变得流行,因为当中美对抗时,这些国家可以利用两者间的冲突来为自身利益服务。
这让中国处于不利地位。
中国的“全球南方”政策与印度的政策不同。
中国当前的政策是防止自己被排除在“全球南方”概念之外。
而印度政府的政策正好相反——即排除中国,将其与其他国家的代表性地位相提并论。
因此,中国希望在不包括西方国家的多边组织(如金砖国家)中与俄罗斯共同促进这一概念。
所有没有西方国家参加的组织中,它都希望通过这种“全球南方”的理念实现其战略目标。
关于俄罗斯与乌克兰的战争,中国会否帮助促进和平谈判的可能性有多大?
我认为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在今年直接对话的可能性不大。
战场上没有绝对的僵局,因此双方不太可能坐在一起谈判。
双方都相信在战场上取得进展是可能的。
假设特朗普赢得选举并上任后改变美国对乌克兰的政策,直接谈判是有可能的。
因为美国是乌克兰的主要军事支持者,欧洲提供的军事援助不足以支持乌克兰的长期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2025年能够进行谈判也并非不可能。
中国既不是战争的发起者,也不是参与者。
这与欧洲国家和美国不同,他们作为军事援助的提供者在战争中实际上处于间接参与状态。因此,中国能够发挥的作用并不如他们重要。
中国的和平主动创造性,但它在推动谈判中的作用可能有限。
欧洲国家常常呼吁中国能对俄罗斯施加影响。
您是否认为这种期望过高?
当我在4月访问欧洲时,许多人问我这个问题。我认为,他们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他们缺乏对国际政治基本法则的理解。
俄罗斯是一个世界核大国,也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常任理事国。
中国怎么可能影响俄方进行任何重大政策的改变?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以色列不是一个主要大国,虽然它拥有核武器,但它并不是一个常任理事国。
这是一个如此小的国家,但欧洲国家加上美国一起仍不能阻止其在加沙的战争。
中国一旦促使俄罗斯实现和平,这不在其能力之内。
中国也促成了哈马斯与法塔赫之间的对话。您认为中国在加沙冲突中可以发挥什么作用吗?
我认为中国不认为哈马斯与法塔赫必须等到战争结束后才能讨论如何和解、共同管理或形成某种政治关系。
中国认为现在就可以鼓励他们就加沙及未来的巴勒斯坦问题进行谈判。
这也是中国邀请哈马斯与法塔赫在北京举行会谈的原因。
我认为这为双方之间的和解创造了一个起点。
我不知道这是否最终能导致他们之间的和解,或者实现对加沙地带的共同管理。
因为谈判的结果不仅取决于法塔赫与哈马斯能否和解,还取决于以色列与美国是否允许他们管理这一地区。
所以我担心谈判可能需要以更具多边性质的国际环境为推动力。
现今有人争论南中国海的冲突可能性大于台湾海峡。您怎么看?
现今台湾问题导致的军事冲突与美方的可能性降低,因为这两国已建立了管理机制。
台湾海峡的军事冲突已经被控制,因此现在大家开始转向讨论南中国海问题。
这两者都有可能意外引发冲突,但没有可能演变成中美之间的战争。
您见到自1991年以来,多次小规模军事冲突发生在东亚地区,包括南海,但这一地区至今没有发生一次战争。
33年来都是如此,因此我认为中美是有能力防止小规模军事冲突或意外事件在东亚演变成战争。
有些人认为俄罗斯在朝鲜的首要地位超过中国,使得莫斯科和平壤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
您怎么看待这一点?
朝鲜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如此微弱,其对俄罗斯的支持无论是在战场上、经济发展方面还是在国际影响方面都非常有限。
对于俄罗斯而言,朝鲜的支持(无论是在冲突中的临时性还是实际的支援)好于没有,但其并无实质意义。
同样,俄罗斯现在全力投入战争,因此也无法给朝鲜提供决定性和大规模的支持。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两者的关系如何发展,朝鲜与俄罗斯间的相互需求远不及它们与中国的关系来得重要。
这决定了东方、俄罗斯与中国的关系无论如何发展都不会受到显著影响。
中国对朝鲜半岛去核化的外交优先级是否下降了?
对中国而言,我们在朝鲜半岛的安全焦点取决于局势如何发展。
不同的问题导致不同的危机在不断出现,而你总要先解决最为紧迫的问题。
现在最大的不稳定源是美国政策,以及美、日、韩之间日益频繁的军事演习。
朝鲜已有多年未进行核试验。
其核武器可能不再是积极因素,但也不是导致朝鲜半岛当前不稳定的最直接原因。
在区域不稳定的发生中,[朝鲜和美国]因素的影响并存,但美国因素如今更大且更直接、更加迫切。
您认为美国、日本和韩国之间的军事同盟会增强它们对朝鲜和中国的“震慑”吗?
我认为如果特朗普执政,可能性会有一些变化,因为美国目前已经卷入了加沙和乌克兰的战争。
对美国而言,激起东亚的第三场军事冲突是否可行?
美国在国内外已经面临困境。
因此,特朗普为何要追随拜登的政策,使自己陷入同样的麻烦?
在未来的政权更迭中,是否会看出中美关系的根深蒂固的变化呢?
对于未来中美关系的变化充满期望。
而遭遇的困难和机遇是否能够彼此打破及互换,仍需具体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