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年轻人选择成为“全职子女”的新趋势

图片源于:https://www.latimes.com/world-nation/story/2023-09-28/china-full-time-children

田怡南去年秋天浏览社交媒体时,偶然发现了一则关于一种新型工作的视屏日记。

视频中,一位年轻女性身穿华丽的粉色 bathrobe,悠闲地从外卖盒中吃着辛辣火锅。

她在下午阅读,晚餐则在看电视时吃红心火龙果和剥好的葵花籽。

她称自己为“全职子女”。

田怡南对此简单的生活感到羡慕。

她是一名主修旅游管理的大学生,目前在南方城市广州的一家酒店实习。

这份工作的内容单调,工资低,她也不喜欢独自一人生活,远离家庭。

她把视频转发给母亲,询问毕业后能否也成为全职子女。

她的母亲表示同意。

“就在那时,我决定在实习结束后不再全职工作,至少不再是全职工作,”这位23岁的女孩说。

随着中国经济的恶化和就业机会的减少,成为全职子女这一概念开始在去年12月一个热门的中国互联网论坛上流传,并迅速流行开来。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发现,几乎没有其他人可以依赖,除了他们的父母,”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人类学教授闫云翔表示,随着家庭规模的缩小,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联系愈加紧密。

“这比单纯的经济衰退要复杂,但经济衰退无疑是推动这一现象的因素。”闫教授表示。

参与“全职子女”现象的人数并不明确,尽管这个话题在网上已经变得相当普及和有争议,与之相关的话题标签在中国类似Instagram的应用小红书上获得了超过4000万的浏览量。

这一趋势对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来说,既是一种欢迎的现象,也带来了忧虑。

随着年轻人失业率创下新高,一些中国媒体强调这一安排的“工作”方面,期望年轻人用时间和精力来照顾父母,而不仅仅是在家闲待。

但这一做法是否能持续下去,将对中国经济产生更广泛的影响。

在严格的疫情封控措施之后,经济的复苏本已因消费疲软、高负债水平以及日益严重的房地产危机而受到扰动。

“如果这成为一种结构性问题,那么它将在生产力降低方面带来非常重要的代价,”法国外资银行Natixis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阿利西亚·加西亚-埃雷罗表示。

“这可能最终会造成永久性影响,因为这些在家工作的年轻人实际上可能再也无法找到其他工作。”

田怡南在今年初搬回到家乡珠海,与家人一起生活,现在她的时间主要用于旅行博客以及照顾她15岁的妹妹。

虽然她的母亲全力支持,但她的父亲则更加传统,难以接受她作为“全职子女”的身份。

“他认为我应该更像他,遵循其他中国父母的生活轨迹:毕业后找到一份好工作,开始工作,找个男朋友,结婚那种。”

她说道。

然而,她也表示,父亲承认,找到稳定、高薪的工作对于中国的应届毕业生来说变得越来越困难。

她的朋友们给她传递了一些本地的工作机会,但田怡南和她的父母都拒绝了她每月400到550美元的工作想法。

“我无法接受在大学学习这么长时间,毕业后却只为了那点钱而全职工作。”她说。

一名女性在北京的一家购物中心试穿衣服。

随着中国经济的恶化,年轻一代发现越来越难以再为逐渐消退的美好生活而合理化长时间工作和个人牺牲。

几年前,许多中国工人在提升事业和阶层上可说毫不犹豫。

曾经,中国最高科技公司的惩罚性工作时间被称为“996”,即早上9点工作到晚上9点,六天一周。

但疫情恰逢政府对科技、教育、和房地产等行业的打压,导致一些全国最大的应届毕业生招聘方的招聘减缓。

统计显示,2023年6月份,城市区域16至24岁年轻人的失业率达到了21.3%的历史高点,随后政府停止了每月数据的发布。

因此,年轻一代发现越来越难以再承受长时间的工作和个人牺牲,放弃办公室工作以尝试不同的生活方式,把生活质量置于传统成功之上。

其他人则通过购买彩票或者去寺庙祈求就业来应对经济放缓。

北京居民叶峰三个月前辞去了一份在金融公司的公关工作,成为一名“全职子女”。

27岁的他在行业衰退和对工作的兴趣减退的情况下,已经开始减少工作时间。

他厌倦了繁重的社交义务,颈部疼痛和胃病都是由沉重的工作压力引发的。

现在,他无法想象再回到办公室工作。

他有时帮助母亲与她经营的美食广场的商家沟通,但他说他希望将大部分时间用在休息、自我提升和旅行上。

最终,他可能会尝试自己的创业之路。

“我原本是为了赚钱而工作。现在我把赚钱视为实现我梦想的工具。”叶峰说。

“钱很重要,但它不是我生活的全部。”

网上的评论者对“全职子女”这一现象表示抨击,认为这是依赖父母的一种代名词,而这一说法在中文中称为“啃老”。

“所谓的‘全职子女’不过是把你的正常责任变成了一份工作。如果有一天你的父母不能再为你提供薪水,你还有愿意照顾他们吗?”一位小红书用户评论道。

“这只是懒惰孩子的借口。只有适应社会才会成为一个真正有价值的人。”另一位用户评论道。

有些人则将这一趋势视为“躺平”的延伸,形容失望的年轻人选择放弃竞争,什么也不做。

随着政府试图扭转经济下行,习近平总书记已鼓励中国青年多“吃苦”,尤其是在农村和欠发达地区。

但今年失业率飙升的部分原因,是因为应届毕业生更倾向于拒绝他们认为过于辛苦或薪酬差的机会,而是在等待更好的选项。

“如果他们和他们的父母失去了希望,他们就会考虑培训或寻找更长期的解决办法。”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讲师方旭表示。

“因为数十年的投资与情感投资在孩子的教育和未来上,父母们也拒绝放弃。”

在河南省的郑州大学,学生们参加了应届毕业生的招聘会。

2023年6月份,城市区域16到24岁的失业率达到了21.3%,此后政府停止了每月数据的发布。

24岁的施怡在2020年获得金融学位后收到了几份工作邀请,但她决定攻读市场营销硕士学位,她发现这一领域更具吸引力。

今年毕业后,她仅面试了一些,并且只收到了一个薪资远低于预期的工作邀请。

住在江苏省南通的施怡表示,她会在秋季招聘季再次尝试争取机会,并可能扩大到其他行业的搜索。

“在毕业之前,我没有太多考虑从父母那里拿钱。毕业后从父母那里要钱感觉有点丢脸。”她说,自己视自己为“全职子女”,正在进行找工作。

大多数在网上记录自己作为“全职子女”生活的博主就像施怡一样,住在家中是因为她们目前无法找到理想工作的原因。

然而,一些年龄稍长的工人也发现与家人共度更多时间的吸引力。

31岁的张佳怡住在杭州,选择作为“全职女儿”的角色更为贴近生活。

今年,她决定接受父母的提议,月薪1100美元——与她们聘请保姆或护工支付的相同——结束她经营不善的纺织品生意,而留在家中照顾他们、自己的两个孩子和家务。

现在,家庭开始新的一天进行晨练,买菜,做午饭,下午则去杭州的时尚餐厅和景点。

她表示,她的工作就是带给父母快乐,他们开始依赖她。

“回家成为‘全职子女’,我希望这不是被迫的。我希望是因为每个人需要我,而我刚好愿意去做。”她说。

“我认为这是积极的事。这是一个选择。”

传统上,子女被期望支持父母,表现出无上的孝道。

但在中国实施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后,父母对倾注大量时间和金钱于唯一的孩子变得更加愿意。

这种家庭性质的改变,使成年子女回家也能被更好地接受,社会学家表示,这在家长需要养老前就已经发生。

“这一趋势上升的原因在于对孩子的价值观的转变。”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社会学与人类学助理教授穆正表示。

“越来越多的老年父母对这种向下的支持变得更加接受。”

田怡南,珠海的博主,假设有人认为她在“躺平”或“啃老”。

但她表示自己通过社交媒体的稿费赚取钱,能够将时间和金钱花在年轻的妹妹身上,也减轻了家庭的压力。

不过,她并不建议每个人都过这样的生活。

“如果每个人都呆在家里,那我去外面吃饭的时候,就不会有服务员。如果我出去拍照,景点也不会有工人。对整个社会来说,这并不好。”田怡南笑着说。

“对我来说,我觉得工作太有限了,我每天都觉得可怕,所以我不再去工作了。”

她说。“但对很多人来说,他们工作也很快乐。”

杨是《纽约时报》的记者,沈是特别通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