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源于:https://www.nytimes.com/interactive/2022/03/11/nyregion/nyc-chinatown-signs.html
如今,华埠的华裔人口正在减少。
而伴随其而来的,是双语街头标志的数量也在逐渐减少,随着旧标志的拆除或更换为仅用英语标示的新标志。
从1960年代开始,城市在华埠安装了带有英文和中文的街道标志,为华埠心脏地带的街道正式命名。
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曼哈顿的华埠居民们使用多种中文方言为街道赋予非正式名称。
与纽约市许多社区一样,华埠的历史蕴含着层次感。
在下曼哈顿,中华民国的旗帜仍在家庭协会的办公室上飘扬,而这些协会是在中国共产党革命之前成立的。
张贴着求职信息的广告板上满是纸条,为新移民提供服务。
可以拍照留念的甜品店同时吸引着年轻的当地居民和游客。
“出租”标志随处可见,暗示着华人商铺和居民数量的减少。
在仅存的几个交叉路口上悬挂着标志,标明街道的名称,既有英文也有中文。
双语街道标志已经在城市最古老的华埠的繁华街道上悬挂了超过50年。
这些标志是1960年代的一项计划的产物,旨在为那些可能无法阅读英文的华裔纽约人提供便利。
这些标志象征着对一个社区日益增长的影响的正式认可,长期以来,这个社区在城市的关注中一直处于边缘。
然而,在21世纪,曼哈顿华埠作为城市单一华人文化中心的重要性逐渐下降,这一独特基础设施开始慢慢消失。
自1980年代以来,至少有七个双语街道标志被移除。
目前,华埠大约还有100个双语街道标志,分布在二十多条街道上,而在1985年时至少订购了155个双语标志。
虽然没有官方记录显示被移除的标志,但《纽约时报》的分析发现,自1985年以来,有至少七个标志被移除或更换为仅用英语的标志。
现有的双语标志位置
移除的双语标志
目前仍有双语标志的街道有:
– ALLEN ST.
– CANAL ST.
– ELDRIDGE ST.
– MOTT ST.
– MULBERRY ST.
– BAXTER ST.
– ELIZABETH ST.
– BOWERY
– FORSYTH ST.
– PIKE ST.
– BAYARD ST.
– MARKET ST.
– DIVISION ST.
– PELL ST.
– E. BROADWAY
– CHATHAM SQ.
– HOGAN PL.
– CATHERINE ST.
– HENRY ST.
– WORTH ST.
– OLIVER ST.
– MADISON ST.
– PARK ROW
现有双语标志位置
移除的标志
目前仍有双语标志的街道有:
– HOGAN PL.
– BAXTER ST.
– WORTH ST.
– CANAL ST.
– MULBERRY ST.
– BAYARD ST.
– PARK ROW
– MOTT ST.
– PELL ST.
– ELIZABETH ST.
– CHATHAM SQ.
– OLIVER ST.
– BOWERY
– DIVISION ST.
– CATHERINE ST.
– E. BROADWAY
– HENRY ST.
– MADISON ST.
– FORSYTH ST.
– ELDRIDGE ST.
– MARKET ST.
– ALLEN ST.
– PIKE ST.
现有双语标志位置
移除的标志
目前仍有双语标志的街道有:
– HOGAN PL.
– BAXTER ST.
– WORTH ST.
– CANAL ST.
– BAYARD ST.
– PARK ROW
– MULBERRY ST.
– PELL ST.
– ELIZABETH ST.
– BOWERY
– CHATHAM SQ.
– MOTT ST.
– OLIVER ST.
– DIVISION ST.
– CATHERINE ST.
– E. BROADWAY
– HENRY ST.
– MADISON ST.
– FORSYTH ST.
– ELDRIDGE ST.
– MARKET ST.
– ALLEN ST.
– PIKE ST.
现有双语标志位置
移除的标志
目前仍有双语标志的街道有:
– HOGAN PL.
– BAXTER ST.
– WORTH ST.
– CANAL ST.
– BAYARD ST.
– PARK ROW
– MULBERRY ST.
– PELL ST.
– ELIZABETH ST.
– BOWERY
– CHATHAM SQ.
– MOTT ST.
– OLIVER ST.
– DIVISION ST.
– CATHERINE ST.
– E. BROADWAY
– HENRY ST.
– MADISON ST.
– FORSYTH ST.
– ELDRIDGE ST.
– MARKET ST.
– ALLEN ST.
– PIKE ST.
现有双语标志位置
移除的标志
现有双语标志的街道位置
HOGAN PL.
BAXTER ST.
WORTH ST.
CANAL ST.
BAYARD ST.
PARK ROW
MULBERRY ST.
PELL ST.
ELIZABETH ST.
CHATHAM SQ.
OLIVER ST.
BOWERY
DIVISION ST.
CATHERINE ST.
E. BROADWAY
HENRY ST.
MADISON ST.
FORSYTH ST.
ELDRIDGE ST.
MARKET ST.
ALLEN ST.
PIKE ST.
《纽约时报》对华埠历史影像及谷歌街景的分析,纽约华埠低东区保存倡议、华人博物馆、《华埠心脏:全景之旅》,由Iron Sights Studio提供。
大多数关于这一计划的记录似乎都在交通部门的设施遭遇洪水时被摧毁,之后的搬迁中丢失,或者(正如一些受访的官员所提及)根本没有被记录下。
为了拼凑出这一计划的历史,我们尝试了对现存标志的调查。
至于被移除的双语标志,至少有四个是在最近几年被拆除的。根据交通部门的说法,最近有损坏或在施工中移除的双语标志,往往被更换为仅用英文的标志。
在2013年8月,位于艾伦街与运河街交汇处的标志。
在2021年11月,位于芭乐街与万佳街交汇处的标志。
2018年6月,位于夏钦广场与凯瑟琳街交汇处的标志。
2018年6月,位于道尔街与华纳街交汇处的标志。
在2021年11月,位于艾伦街与运河街交汇处的标志。
在2021年11月,位于芭乐街与万佳街交汇处的标志。
在2021年11月,位于夏钦广场与凯瑟琳街交汇处的标志。
在2021年11月,位于道尔街与华纳街交汇处的标志。
谷歌街景和詹姆斯·埃斯特林/《纽约时报》
双语服务在这个拥有超过三百万居民、居住着近200个国家的城市中,成为一项日常生活的事实。
纽约市为投票、地铁指引和法庭程序等城市职能提供语言帮助,部分城市的少数族裔社区甚至安装了单一的非英语街道名称标志,包括在韩国城的第32街被共同命名为“韩国街(한국 타운)”,以及“洛伊萨达(Loisaida,意指下东区)”的Avenue C部分,以向波多黎各社区致敬。
曼哈顿大桥旁的福赛斯街上,街头小贩每天设有开放式市场。
但华埠的标志却与这些不同:它们是与城市政府携手进行的一项大规模的翻译工作,形成了一个完全双语的街道网格。
这些标志的历史讲述了曼哈顿一个最大移民社区的成长、衰退与演变的故事。
### 第一章 / 章节 1840-1969:没有标志,非正式的街名
1932年的道尔街。
在1940年代开始的政策变化之前,华埠的华人社区大多为男性。
1883年,黄清福(Wong Chin Foo)——早期在华裔美国人问题上担任提倡者和作家的,他在曼哈顿创立了纽约市的第一份中文报纸《华侨报》。
他选择将报纸的总部设在查塔姆街(现为公园大道),这个地方距离当时正在建立的城市第一华埠几条街之遥。
黄先生写道,他的目的是“使这份报纸能够满足我们同胞长期以来的需求,而在一千人中却没有一个能阅读英文。”
城市最早的华人居民们大约在50年前开始在莫特街和佩尔街附近定居,正值黄先生抵达美国前夕。
与此同时,华人移民因应征建造横贯大陆铁路而在美国大量涌入。
华人移民往往面临可怕的待遇、法律歧视和不公正的劳动实践,而黄先生对此进行了报道并演讲。
曼哈顿街道的中文名称与华埠同样悠久。
《华侨报》的第一期在19世纪时在报头中同时使用中文和英文列出了办公室的地址,将查塔姆街(现为公园大道)翻译为“咀啉街”,这是一种拼音音译。
华埠的形成与维护始终伴随与周边邻里的冲突。
在西部的种族暴力日益升级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前往东部城市。
直到黄氏来到华埠时,华人的集聚已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1900年左右的佩尔街。
曼哈顿的华埠日益成为华人移民的目的地,因为针对华人的暴力行为不断增加。
随之而来的,还有在个人信件和商店橱窗上的非正式中文街名的出现。
### 第二章 / 章节 1969:华埠核心区正式的中文街名标志
1969年,第一批黄色和黑色的双语街道标志出现在华埠。
1966年6月11日,两名警察约瑟夫·拉维利亚(Joseph LaVeglia)和克里斯·科伦布(Chris Columbo)在查塔姆广场身穿格子衬衫,短发造型。
他们受市政府派遣,在华埠警务呼叫箱上安装新的标志(这是一种快速联系当地警局的方式,在没有手机的时代很常见)。
这些标志用中文解释了呼叫箱的用法。
《纽约时报》在1966年写道:“在中文标记的电话另一头,既无法说又无法懂中文。”
“发生了什么事——你不能说英语吗?”是当时的典型回应。
新设置的中文说明旨在方便那些未能流利使用英文的人,尤其是随着1965年移民法的通过,来自中国及全球华侨的大量移民流入。
在1969年1月15日,来自华人商会的余炳辉和黄浩然与时任交通局局长西奥多·卡拉季欧佐夫(Theodore Karagheuzoff)一同合影,展示了城市第一个双语街道标志。
与此同时,协助新移民在社区内找到方向的另一项努力也正在进行:华人商会,作为连接华埠和城市官僚系统的组织之一,向纽约市交通局提议,在华埠安装双语街道标志,“以方便成千上万缺乏英语知识或拉丁字母知识的新华人移民。”
在华埠日益增长的声望背景下,关于是否使用“官方”中文街名的问题浮现出来:应该用什么样的中文名称呢?
虽然中文方言共享相同的书写系统(无论是简体或繁体),但每个字符的发音在不同方言间差别很大。
在1960年代末期,仍有一大批移民来自中国南部的台山和广州(今广州)。
最终选择的路名基于社区的提名,并且选择的名称能够被会说不同方言的移民所理解,但实际反映的多以台山话和粤语为主。
翻译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 字面翻译:直接将中文意义翻译为与英文名称不同的字词。
– 音译翻译:使用汉字模仿与英文名称相似的发音,可能在中文中没有实际的意义。
多年来,不同的名称依赖于不同的翻译者,其中相同的街道可能使用不同的汉字。
以“东百老汇”为例,翻译的方式发生了变化:
– 1958年地图使用的名称:
– 伊士:模仿“东”的音译;
– 布律威:模仿“百老汇”的音译。
– 现代的交通局路标使用的名称:
– 东:字面翻译为“东”;
– 百老汇:模仿“百老汇”的音译。
同一条街道名称可以有多种发音。
许多英语语言中发音的音素在很多中文方言中并不存在,因此用汉字复现英文单词只是一个挑战。
而且,在粤语中,可能与街道英文名称几乎相同的声音,在另一种方言中可能有完全不同的发音——与英文名称毫不相似。
在1960年代末和1970年代初,华埠正在变得更加多元化。
随着来自其他地区的移民,普通话和福建话迅速在社区内传播。
1968年的莫特街。
在整个美国,总体上看,1960年代末期是年轻人的政治复兴阶段,年轻人在华埠成立了几家将塑造未来50年华埠公民社会的激进组织和社区服务组织。
双语标志的出现虽然未能代表各种方言,但它的到来象征着曼哈顿华埠新时代的崛起,这个社区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繁荣的华裔纽约人的家庭与商业中心。
### 第三章 / 章节 1985:华埠在交通局眼中翻倍
1987年的莫特街。
交通局的一块告示同时用英、中文呼吁人们减少垃圾。
在黄先生设立报纸总部一百年后,一位名叫郑向元的年轻城市规划师走进华埠,试图理清查塔姆广场附近的交通问题。
自黄先生抵达华埠至1965年移民法通过前,华埠的人口稳步增长至约1.5万人。
当郑先生在1969年从台湾移民时,华埠的人口已经开始暴增,到了1985年,已增至大约7万人。
随着服装和餐饮行业蓬勃发展,经济蒸蒸日上,商业、商店增多,人口和交通也随之增加。
1977年的道尔街。
因此,郑先生逐渐成为人们所需的人士:“人们找我解决问题,因为我是华人。
我认识领导者,能够翻译——我成了一个桥梁。”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郑先生与中华总商会的李立波联系,李是这个监督60多个组织的团体主席,而该团体长期以来在华埠被视为非正式的(尽管时常存在争议的)政府部门。
1984年,李立波拨通了郑向元的电话,谈及街道标志的事宜。
到这一时,华埠的地域范围已经扩大——有人估计已经翻了一番——开始涵盖之前被视作小意大利、博里和下东区的区域。
随着尼克松总统在1972年出访中国,随之而来的中美关系缓和,使得每年都有越来越多说普通话和福建话的移民抵达。
在郑先生的帮助下,华埠善后协会向交通局申请扩展双语街道标志项目,以使其反映该地区的人口增长。
郑先生回忆:“交通局几乎没有任何反对意见。
社区有需求,所以他们干脆就是一种礼遇。”
唯一的争议在于,究竟在哪里画出双语街道标志的边界(作为华埠边界的代理)。
交通局似乎委托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华埠范围调查,但结果极有可能已丧失。
该计划的记录几乎均已丢失、被摧毁或不完整。
这幅图(没有伴随的关键、图例或文档),以及其他零星的记录显示,交通局似乎考虑在布鲁姆街以北和拉法耶特街以西的街道安装双语标志。
参与此项目的活人中无人能明确解释此事。
我们能够确定的仅是,一旦街道达成协议,接下来的困难又是选择中文名称。
这次决定名称的是善后协会内部的一个委员会,成员由华埠的商人、房东和长期居民组成,他们以台山话和粤语为主,通常以这两种方言为主导进行交流。
尽管选择的名称反映了一个非常不同的华埠,其实这次选择的中文名字再度依赖于台山话和粤语,而忽略了新移民中的许多群体。
这些新移民也赋予了街道不同的俗称,常常反映了街道文化而非英文名称。
例如,许多华人称莫伯利街为“尸街”,因为那条街上有不少殡仪馆、花店和纸扎店。
如今,许多这样的名称依然在华埠被使用。
一帧来自北美日报的剪报,显示了在善后协会总部举行的庆典,以庆祝1985年双语标志扩展的完成。
李立波与当时的交通局官员大卫·古林(David Gurin)站在前面,左侧是彼得·佩尼卡(Peter Pennica)和埃丽莎白·西奥范(Elizabeth Theofan)。在后面,郑先生位于最右侧,谭炳忠(Tan Bingzhong)排在第二个。
### 第四章 / 章节 1985年至今:现今的标志
从曼哈顿大桥俯瞰东百老汇,这一部分华埠主要是福建省最近几波移民的文化和经济中心。
华埠仍然是华人及华裔美国人的一个生机勃勃的文化中心,同时也是新华移民的落脚点,但该社区正在缩小。
根据2020年的普查,亚裔是纽约市人口中增长速度最快的群体。
然而,华埠则经历了纽约市任何社区中最大的亚裔居民迁移,尽管越来越多的亚裔人士定居在布鲁克林和皇后区。
这些变化源于长期影响,早在2001年9月11日之前的程度就已发生。
恐怖袭击后的影响对华埠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打击,尤其是餐饮和服装产业。
与此同时,房地产投机和外资投资促进了房租上涨。
最近,由于疫情导致种族仇恨言论和暴力的上升,该地区商铺的生意也受到了影响。
东百老汇的一家商店,目前成为东百老汇购物中心为数不多的租户之一。
当地福建人称其为怡东楼。该市拥有的购物中心曾是80家小商铺的重要商业空间。
但新冠疫情导致超过75%的商铺租户停业,未来未知。
近年来,地方上的努力主要集中在社区组织和示威活动上,比如反对静芳(Jing Fong,历史悠久的点心餐厅,华埠最后一家工会餐厅)的关闭,反对在华埠核心地带建设新的监狱,反对最新的城市重划计划和城市内部的非自愿迁移。
在反对针对亚裔人群的暴力示威中,公园和公共广场上挤满了抗议者。
在面对这些切肤之痛的斗争时,双语街道标志等问题似乎很少受到关注。
也许正因为如此,许多人并未意识到双语街道标志也在逐渐减少。
华埠目前只有101个双语标志。
在项目的巅峰时期,至少订购了155个标志。
在谭先生要书写的40条街道中,几乎一半的街道不再保留任何双语标志。
根据Alana Morales的说法,前交通部副新闻秘书表示:“双语标志并不是美国交通部《街道和高速公路统一交通控制设备手册》的一部分。”
这意味着如果双语街道标志被撞倒或者损坏,她说:“它们将被英语标志替换。”
凯瑟琳街的一个损坏的双语标志,可能会被更换为仅用英文标志。
自1980年代年以来,参与推动这一进程的人士大多已去世,而缺乏维护该项目的压力。
城市政府将这些标志视为一次性项目,逐渐淡出城市基础设施的视野。
在当今华埠,华人商会和善后协会等组织仍然具有影响力——例如,地方政治家常到这里寻求支持。
但随着社区变得更加多元化,它们作为城市与社区间主要联络者的角色也逐渐过去。
同时,多种新的倡导组织应运而生,带着新的优先事项,面向不同段落的华埠人口,关注诸如可负担住房、迁移、社区服务和抗疫救助等问题。
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的当地居民、社区组织者、商家和学者中,没有人之前意识到这些标志正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