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源于:https://www.latimes.com/world-nation/story/2020-10-29/china-coronavirus-covid-19-vaccine-secret
一名石油公司的员工对为什么必须对自己的疫苗接种保密感到疑惑。
他在阅读保密协议时,心中充满疑虑,协议威胁如果他对公司管理层以外的任何人透露他即将接种的新冠疫苗,就会受到纪律处分。
“如果出了什么问题,谁来承担责任?”他心想。
这位员工没有透露自己的名字,以免遭受报复,他是中国数十万名在临床试验前接种新冠疫苗的公民之一。
中国的军队在六月开始接种疫苗,医疗工作人员和在海外工作的国有企业员工随后也被纳入“紧急使用”计划。
九月份,中国国家生物科技集团的一名高管表示,已有35万人在临床试验之外接种了该疫苗。
早期接种高层人士成为展示中国医疗系统信任的一种方式,尤其是经历了2018年儿童接种缺陷疫苗丑闻后。
三月份,负责新冠疫苗研发的军方将领及流行病学家陈薇接种疫苗的照片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大家赞扬她在未经动物试验的情况下接受了注射。
生物制药公司Sinovac的首席执行官尹伟东上个月告诉记者,疫苗经过前两轮试验后,他是第一批接种的人之一。
Sinovac表示,约90%的员工自愿提前接种了疫苗。
本月,中国国家生物科技集团据称开始向计划出国的中国学生提供免费疫苗,这一消息在一家随后被删除的网站上发布。
该网站上显示超过93,000人已注册免费接种,接种疫苗的学生也向当地和外国媒体讲述了他们的经历。
但国家媒体随后报道,这一免费疫苗的提议“并不真实”。
浙江省的几座城市据报道也开始提供Sinovac生产的疫苗。
在义乌市,中国媒体发现一家诊所提供每支约30美元的疫苗注射,按照“先到先得”的原则。
大多数接种者是计划国际旅行的人,但他们并不需要证明这一点。
所有疫苗都还没有完成第三阶段试验,而这一阶段通常能发现早期阶段未能检测出的罕见副作用。
中国卫生当局表示,疫苗是安全的,没有严重的不良反应,并且“紧急使用”的理由是为了保护免受进口感染或国内新冠疫情的复发。
但国外的健康专家质疑这种做法的安全性和伦理性,特别是在中国已基本遏制新冠疫情的情况下。
“这是一个巨大的冒险,因为你是在给健康人接种疫苗。”乔治城大学O’Neill全球健康法律研究所的主任劳伦斯·高斯汀表示。
这种风险在疫情迅速蔓延、前线工作人员不断接触新冠病毒的国家可能是合理的,比如美国,但西方健康专家对过早推向市场的疫苗持谨慎态度。
高斯汀说:“我不希望美国、欧盟或日本这样的高度发达的监管和安全系统的国家允许这种未经验证的疫苗广泛接种。这是不道德的,也是危险的。”
这名石油公司员工的接种过程充满隐忧,他通常在波斯湾国家工作,但自一月份以来一直滞留在北京。
他向《纽约时报》提供了接种疫苗前需签署的知情同意书和保密协议的副本。
他还提供了同事们在微信上讨论疫苗接种的截图。
这名员工表示,他在九月份接种了疫苗,成为所有在海外工作的员工的要求。
他对中国国有企业和其他公民的大规模疫苗接种缺乏透明度和监督感到担忧。
他说并没有书面文件强制他们接种疫苗,但除非接种疫苗,否则员工无法准许返回海外工作。
“你害怕疫苗吗?当然害怕。但害怕得病吗?你总是害怕。”这名石油公司员工说。
在他的公司,质疑疫苗被认为是“政治不正确”的,绝大多数同事都热衷于接种。
他们更害怕在海外感染新冠病毒,而不是对疫苗的安全性担心。
他说,一些项目经理急于推进接种,鼓励员工在推荐的14天或28天之间等待的情况下,同时接种两针。
“我看到有些人一起接种了两针……但你必须说明你急着出国,”一位看似在协调员工接种的同事在微信截图中写道。
“我在想你们三个人可以节省一次旅行,早点回到项目……问问他们能否同时接种两针。”
与这名员工分享的知情同意书似乎证实了这一说法: “如果你急需出国并确实无法完成两次接种,可以考虑同时接种两次,一左一右。”
尽管没有观察到严重的不良反应,该表格警告可能出现发热、疲劳、腹泻和头痛等症状。
市场上其他疫苗有时会引发严重的反应,比如过敏性休克。如果接种者出现这样的情况,应“及时就医。”
疫苗剂量的间隔通常是为了使第一次“起始”剂量使身体的免疫系统能够识别新病原体,而第二次“加强”剂量则刺激更高的抗体水平。
香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前世界卫生组织官员福田恵治指出:“首发-加强”方法利用了免疫系统的自然工作机制,而大剂量方法更像是“用蛮力”。
提前使用疫苗还可能营造出虚假的安全感,全球问题中心资深研究员黄彦忠表示。
中国声称其紧急使用的疫苗有效,因为它们能够产生抗体,但这只是一个低标准。
他指出,还需要更多的测试来显示抗体的有效性、持续时间及其是否可以保护免受不同的冠状病毒变种,但在中国,由于缺乏有效疫情,这些问题无法得到验证。
一位石油公司的代表通过电话表示,他“无法披露任何有关疫苗接种的信息”。
中国国家生物科技集团未接听电话或回应传真请求。
《时报》记者在九月底访问了石油公司员工接种疫苗的地点,一家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附近的诊所。
那里的医务人员确认他们正在向指定的国有企业员工提供新冠疫苗,并表示未来一个月的所有预约已经满员。
对于在浙江生产的Sinovac疫苗,该公司同样未接听电话或回应电子邮件要求的评论。
中国疫苗实验的透明度缺失引发了广泛反感。
巴布亚新几内亚在八月份投诉,当中国向南太平洋国家派遣接种疫苗的矿工时,未充分披露这些工人是否与试验有关及接种疫苗可能的风险。
但许多国家同样期盼着中国的新冠疫苗,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已经承诺让其成为“全球公共物品”。
巴西的卫生监管机构本周批准从Sinovac进口600万剂疫苗。
阿联酋在九月份批准对Sinopharm疫苗进行紧急使用。
Sinovac同意在明年3月之前向印度尼西亚提供4000万剂疫苗。
中国本月宣布加入COVAX,这是一项确保疫苗公平分配的全球倡议。
中国国家生物科技集团本月亦宣布正在北京和武汉准备生产线,计划在明年生产10亿剂疫苗。
这些举动增强了中国的软实力,尽管有关疫苗透明度的问题依然存在,尤其与美国形成对比。
美国在控制新冠疫情方面屡遭困境,退出世卫组织并拒绝参与COVAX。
“我们不能在指责中国利用疫苗实现外交政策目标时声称道德高地。
无论他们做什么,至少对发展中国家的人民是有益的。”黄彦忠说。
“我们喜欢讨论中国进行疫苗外交,但美国根本没有参与到比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