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源于:https://www.kut.org/2025-04-10/austin-tx-violet-crown-name-places
在2023年10月11日于帕拉蒙特剧院的KUT ATXplained Live演出中,珍娜·古兹曼(Jenna Guzman)骑车穿行于北奥斯丁时,开始注意到一个熟悉的主题。许多商店的名字中都有“紫冠”二字。
“有紫冠咖啡馆,还有以紫冠命名的教堂,商场的名字也是,”她说。
这个列表还不止于此。还有紫冠纹身店、紫冠步道、紫冠电影院等等。
这让古兹曼向ATXplained提问:“紫冠这一主题在奥斯丁的意义和起源是什么?”
KUT新闻的迈克尔·米纳西(Michael Minasi)和KUT制片人胡安·加西亚(Juan Garcia)在东奥斯丁的紫冠纹身店里,相关的故事也随之展开。
与奥斯丁的其他绰号不同,紫冠这个名称似乎没有显而易见的原因。“首府城市”是因为德克萨斯州的州政府位于奥斯丁,“世界现场音乐之都”则是一个旅游宣传口号。
最早提及紫冠的文献可以追溯到19世纪90年代。当时的作家,包括欧亨利(O. Henry)和威廉·考珀·布兰(William Cowper Brann),在他们的文章中曾形容奥斯丁的天空为紫冠。他们提到的是日落时天空所呈现的美丽紫色光晕。
一个值得记住的日落
KXAN前首席气象员大卫·约曼斯(David Yeomans)表示,天空在不同时间呈现不同颜色的原因与天空在白天看起来是蓝色的原因基本相似。这与光在到达我们的眼睛之前所经过的气氛层的厚度及光所遇到的粒子有关。
“如果把地球看作是一个被薄薄一层大气覆盖的圆形球体,阳光照射向地球表面和穿透大气层的光实际上是白色的,”约曼斯说。
阳光经过大气时会进行过滤。光粒子在到达我们的眼睛之前会与各种微观物质发生反应。
“当太阳在日落时滑落到地平线下,光线需要穿过更厚的大气层,因为阳光以一种较为平行的角度接触地球以到达我们的眼睛。这会使光线发生弯曲,改变光粒子与某些大气物质的相互作用。”他说。
“当光通过大气时,它不仅散射出蓝色光线,还散射出一些更长波长的光线。我们认为美丽的日落就是这种红、橙、黄色的组合。”
这一现象并非奥斯丁所特有。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日落时的天空颜色都与光穿过的大气层的厚度及大气中粒子的类型有关。
但奥斯丁居民对这种紫色日落确实特别热衷。
昵称的诞生
古兹曼在骑车时注意到的那些带有紫冠称谓的商店位于奥斯丁的克雷斯特维尤(Crestview)社区。苏珊·伯内森(Susan Burneson)自1985年起便居住在此。她在2000年代初开始收集社区历史故事,研究为何如此多的商家都将“紫冠”放进名字中,并把发现分享在她的网站“紫冠之声”上(Voices of the Violet Crown)。
“我实际上追溯到了1888年,奥斯丁日报中有提到过紫冠的相关内容,”她说。
在这个时期,奥斯丁的作家们开始在他们的故事中提及紫冠的昵称。《TicToq the French Detective》是欧亨利1884年出版的一部作品,其中他被认为是最早致敬于奥斯丁为“紫冠城市”的作家之一。
1920年代,年度紫冠圣三节(Violet Crown San-Sam Festival)为这一昵称增添了另一层传说。
1925年,在奥斯丁发起了一个建设时期理想住宅的项目,名为“紫冠家”。在整个20世纪初,紫冠这个昵称在房地产市场上持续被使用。然而在1940年代,从未有人能像乔·科宁(Joe Koenig)和克拉伦斯·麦卡洛(Clarence McCullough)那样产生如此大的影响。
他们开始在曾经的北奥斯丁地区出售土地,并命名他们的分区为紫冠高地(Violet Crown Heights)。与这个分区相邻的地方,他们于1951年建造了一个购物中心,命名为紫冠购物中心(Violet Crown Shopping Center),这里也汇聚了许多以紫冠命名的商家。该购物中心还在理查德·林克莱特(Richard Linklater)的电影《叛逆青春》中被称为“商苑”(The Emporium)。
奥斯丁的紫冠姐妹城市
奥斯丁并不是全球第一座被称为紫冠的城市。希腊的雅典在这一称号上比奥斯丁早了几千年。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400年对于雅典紫冠的称称。
奥斯丁与雅典之间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它们都有着西洋杉。这两座城市都有这种能产生引起“雪松热”(cedar fever)过敏反应的花粉树。
“我们大气中的大部分物质大小在2.5微米到10微米之间,而雪松花粉则要大得多,30到40微米,而不是5或10微米。”约曼斯说。
微米是毫米的千分之一,换言之,这些花粉颗粒的直径大于大气中大部分物质,因此会散射不同波长的光。约曼斯认为,这或许解释了为什么奥斯丁和雅典会成为全球仅有的两座紫冠城市。
“他们也有这种令人过敏的花粉,这可能解释了我们为何在紫冠现象上有相似的气象效应,”他说。
那么,在1880年代,为什么这样的紫色日落不会被当时的镇子所重视呢?因为当时的奥斯丁只有州政府和几所大学——就这而已。
如今,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奥斯丁还诞生了其他一些绰号。但在科技产业将奥斯丁变成“硅山”之前,在奥斯丁商会将此地称为“世界现场音乐之都”之前,以及在人们不断被提醒来“让奥斯丁保持奇异”之前,奥斯丁曾是一个拥有美丽日落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