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源于:https://nationalinterest.org/feature/china-no-longer-driving-global-oil-demand-214239
多年来,全球石油市场的前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因为中国是本世纪最重要的需求增长驱动因素。
但如今,在2004年惊人意外的20年后,中国的石油需求即将达到峰值的共识日益增强。
这并不意味着全球需求会很快在此之后达到峰值,因为这反映了中国政策背景的具体情况。
然而,这使得设想未来会出现持久市场紧缩的时期变得更加困难,而这正是许多看好石油及OPEC+生产者在2020年代中后期所预测的情景。
中国两大国有石油公司中石油(CNPC)和中石化(Sinopec)在12月份发布的研究显示,交通运输部门的需求已达到峰值,整体需求也将很快见顶。
两家公司均预计2024年的全年数据(届时将发布)将显示汽油和高速公路柴油的使用量有所下降,这一趋势受到电动汽车(EV)销售比之前预期更快增长和重型卡车使用天然气作为替代燃料的影响。
目前唯一仍在增长的油基交通燃料是航空燃料和煤油。
中石化预计,2025年柴油的使用量将比2024年下降5.5%,汽油使用量将下降2.4%。
在2024年前三季度中,22%的新重型卡车使用天然气作为燃料,预计到2025年,电动汽车将取代15%的汽油消费。
作为运输燃料的石油使用下降,short-term被工业消费的需求增长所抵消。
中石化显示,从2023年到2035年,工业消费需求将增加55%。
然而,根据他们的预测,整体需求在2027年达到顶峰后将开始逐渐下降,因为运输需求的下降将加速。
CNPC的预测略显乐观,但仍显示总需求在2060年达到峰值。
国际能源署(IEA)和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的全球石油需求预测近年来明显分歧,这主要是由于对政府政策如何转变以应对减缓气候变化的愿望有不同的假设。
两者都被指责受到政治和过分乐观的影响,国际能源署的基准情景设想了快速采用减缓措施,而OPEC则预计需求增长足以让大多数OPEC+成员保持财务舒适。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基准,全球需求将在2030年达到峰值,而在“已宣布的政策情景”中,所有国家都实现其气候变化减缓目标,预计在2025年达到峰值。
相反,OPEC显示2035年后需求缓慢增长,但没有达到峰值。
个人认为,OPEC的预测可信性较低。
国际能源署的基准可能在减缓措施对需求的影响上仍然过于乐观(从他们的角度来看)。
然而,中国政策对需求的影响现在已经无庸置疑。
我们仍然可能会看到广泛的需求结果,这会在中国达到峰值后继续在其他地方增长。
在美国,拜登政府所推行的大部分政策预计将被即将上任的特朗普政府撤销。
这可能包括结束7000美元的电动车购车税收抵免,并回撤拜登所制定的汽车排放标准,这些标准本质上迫使电动车在2030年代中期占据美国乘用车销售的一半。
随着印度取代中国,成为需求增长的最大来源,政府政策仍然朝着保护主义“印度制造”的方向发展,缺乏大型去碳化运输的激励措施。
然而,新德里试图吸引特斯拉在该国投资,重点针对高端市场,并对昂贵汽车降低关税。
目前一个重要问题是,全球其他国家将如何对待低端中国电动车,毕竟他们能够生产一些售价低至12000美元的车型。
如果其他国家不对中国电动车提高保护主义壁垒,它们可能会开始替代那些以往主导大多数发展中汽车市场的便宜日本和韩国汽油车及轻型卡车—这一举措可能会将全球峰值需求时间提前。
尽管如此,航空与石化需求在发展中国家的石油使用方面仍然有很大的增长空间,这可能会将全球峰值需求推迟到2030年之后,尽管只是延迟几年。
然而,若没有来自中国的持续需求增长,很难想象会有一个有重新担忧石油稀缺的未来时期。
例如,俄罗斯和沙特阿拉伯等国家曾计划在最后一次稀缺和高价格的时期中充实其国库,但可能会感到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