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与中国的贸易战:美国的劣势

图片源于:https://www.vox.com/politics/410471/trump-tariffs-china-trade-war-negotiations

近日,特朗普对于与中国达成贸易协议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总统周二表示,他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的145%关税将在不久的将来“大幅下降”。

周四,特朗普表示,他的政府已经在与中国就贸易问题进行谈判,并称“他们今天早上开会了”。当被问及“他们”具体指的是谁时,特朗普告诉记者,“这不重要”。

然而,就在同一天,中国否认了这种谈判的存在,称“关于谈判进展的任何报道都是毫无根据的”。

根据大多数人的看法,中国并不急于回到谈判桌前。中国领导人 reportedly 认为他们可以等着特朗普主动妥协。他们对特朗普提出的部分关税减免的提议并不感兴趣,而更希望以全面暂停关税作为重新开始两国贸易争端谈判的条件。

中国的强硬态度可能会让一些美国观察家(尤其是白宫内部的人)感到惊讶。由于房地产行业崩溃,中国经济一直受到通货紧缩的困扰。制造业是该国少数几个经济亮点之一。根据高盛的估计,如今高达2000万中国工人面临因对美国出口崩溃而失去工作的风险。

然而,中国政府相信他们在这场贸易斗争中掌握着上风。而他们很可能是对的。如果特朗普无法妥协,近乎全面地投降,则可能对美国经济产生严重影响。

在与美国的贸易战中,中国至少有三个优势:

一、 中国的商品比美国的钱更为珍贵

特朗普的贸易政策根植于一个基本且根本错误的前提:如果美国与另一个国家的贸易逆差,那么我们实际上是在“补贴”那个国家。毕竟,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贸易伙伴从我们这里获得的资金多于我们从中获得的资金。

基于这种现实,特朗普一直认为美国能够轻松赢得与中国的贸易战,而中国与美国之间的贸易顺差则证明了这一点。特朗普在2018年明确阐述了他的立场,推文称:“当一个国家(美国)在与几乎所有进行交易的国家交易中损失数十亿美元时,贸易战是好事,很容易赢。”

但这种推理是错误的。贸易并不是一种零和博弈,在这种博弈中,卖方“赢”,而买方“输”。

在个人层面上,这一点很容易看出。除非你拥有一个农场或零食公司,否则你可能与当地的杂货店存在贸易逆差:每年你向当地的 Costco 或 Aldi 售出大约 0 美元的商品,而从那里购买几百(如果不是几千)美元的食物。然而,并不因此意味着你每年在与杂货店的交易中“损失”了数百美元——你给他们的钱为你换来了维持生命的产品。

按照特朗普的逻辑,美国消费者可以轻松停止与美国杂货店的所有交易,从而“赢得”与这些杂货商的“贸易战”,因为购物者在与这些零售商的交易中“亏损”了资金。然而,钱的价值仅在于可以与商品和服务进行交换。对于一个饥饿的人来说,面包的效用远远高于一钱包满满的 20 美元。

当然,消费者与当地零售商之间的贸易并不完全可以与美国与中国之间的贸易类比。但当应用于美中关系时,特朗普认为买方始终占据上风的观点实际上是更加误导的。你当地的 Kroger 必须向美国人销售商品以维持生存,而这并不适用于中国,后者仅将约15%的出口销售给美国。

毫无疑问,特朗普的关税将对本已疲软的中国经济造成沉重打击。然而,归根结底,中国需要我们的美元的程度低于我们需要他们的商品、矿产和工业投入的程度。

弥补消费者需求减少的任务相对简单。资金并非技术上难以生成:中国可以通过采取鼓励消费、提高工资和增加收入分配的政策,部分抵消失去对美国销售的影响。同时,中国还可以努力增加对世界其他国家的出口(这是其当前正在进行的任务)。

相比之下,美国无法迅速替代我们从中国获得的贸易产出。

北京近期通过突然限制对美国出口稀土矿物和磁铁来强调这一点。这些元素对制造电子产品、电池、军用无人机以及许多其他基本商品至关重要。并且,至少在必要的规模上,美国无法从其他地方获得这些矿物。

根据一位在《华盛顿邮报》发言的专家的说法,开发一个不依赖中国的稀土供应链可能需要“10到15年”。许多美国制造商将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耗尽其这些矿物的库存。

而美国对中国工业的依赖不仅限于这些元素。我们还依赖中国提供电子产品、制药原料以及其他无数商品。

政府可以通过电子方式将资金存入其公民的银行账户中,几乎立即提高消费需求。相反,美国无法迅速替换中国提供的实物产品。

二、 美国的盟友对参与贸易战兴趣缺缺

在特朗普赢得与中国的贸易战的战略中,他希望能将美国的盟友卷入斗争。特朗普政府表示,有意与欧盟、日本及其他友好国家达成贸易协议,然后“作为一个整体接近中国”。它还计划要求盟友在获得特朗普关税救济的条件下减少与中国的经济联系。

诚然,美国及其盟友对中国的确有一些共同的经济不满,其威胁到西方出口行业,原因在于“倾销”低于成本的产品进入全球市场。

尽管如此,美国的盟友却对与中国的经济对抗毫无兴趣。周四,《彭博社》报道称,由于与北京的贸易关系的重要性,日本计划“反击”任何美国努力将其纳入反对中国的经济联盟。同时,欧盟委员会本周表示,没有意图“脱钩”与中国的联系。

这种不愿意与中国撇清关系的原因并不难理解。日本和欧盟对中国关键矿物和商品的出口依赖程度也并不亚于美国。而此时,他们也没有理由相信,美国是一个比中国更可靠的贸易伙伴。北京并没有因抗议基本虚幻的贸易壁垒而对欧洲的出口商发起战争;相反,华盛顿正对他们发起战争。因此,为什么在牺牲与中国的贸易关系的情况下,追求与美国更紧密的经济关系呢?

特朗普的外交任务因未能清晰阐明一整套明确的要求而变得更加困难。并不明显,美国的盟友应该为联合对抗中国而努力达成什么目标。特朗普的表面抱怨是,美国与中国的商品贸易逆差。但考虑到各国经济的结构特点,完全消除这种逆差是多么困难,甚至更难理解的是,欧洲或日本为何会对消除这种逆差感兴趣。

三、 这场贸易战对中共的政治影响小于对共和党的影响

中国政府在特朗普的贸易战中占有优势的最后一个原因是,它面临的国内政治压力较小,没有必要让步。

这部分是因为中国的专制政府不必担心下次选举的到来。但这也反映出,美国无疑是这场斗争中的侵略者。特朗普的关税并不是由于中国的任何具体行为触发的,即使这些关税部分源于北京过去20年来的真实贸易违规行为。

因此,习近平应该没有太大难度来说服中国公众将任何出口行业的萎缩归咎于特朗普。实际上,特朗普的关税可能通过使他能够将公众对经济形势的失望转移到对美国的指责,从而在政治上对他产生帮助。

然而,对于特朗普的党派来说,他的贸易战已经显得政治上非常具有破坏性。根据最近的民调,特朗普的经济管理公众认可度已降至37%,为Reuters-Ipsos调查中的历史最低值。而《经济学人-YouGov》的调查则显示,美国人认为特朗普的经济举措对他们个人造成的影响超过了其带来的益处,差距达30个百分点。而这些结果与其他调查相符。

需注意的是,特朗普与中国的贸易战的真实经济影响尚未完全显现。制造商和零售商能够依靠其积存的中国商品,延迟了持续贸易战可能带来的短缺和价格飙升。如果特朗普继续这一政策,他的支持率很可能会进一步下降,危及共和党在众议院的脆弱控制权,甚至在参议院中也会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