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全球化新格局中的崛起与美国关税政策的挑战

图片源于:https://theconversation.com/while-the-u-s-threatens-tariffs-and-builds-walls-around-its-economy-china-opens-up-245012

美国威胁要对其主要贸易伙伴实行关税,与此同时,中国正在通过与全球南方国家增加贸易,巩固其作为世界制造业和技术创新中心的地位。

如果说美国在全球化中的角色是通过建立在不断增加的债务基础上的消费全球商品与资源,

那么中国的角色则是为国际市场生产有形商品。

中国正在向全球南方国家开放其经济。

自2024年12月起,中国取消了对最不发达国家商品的所有关税。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还将中国描述为全球投资的经济机会。

作为亚洲贸易中心,中国的贸易顺差几乎达到1万亿美元。

2023年,中国在全球出口中所占份额为14%,而美国为8.5%。

中国正在与区域国家合作,将自己打造成亚洲贸易的中心。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正在为约150个国家提供基础设施建设资金,

同时中国公司在国际上进行投资,以绕过美国的关税,并多样化其市场。

目前,中国占全球制造业的35%。

联合国预计,到2030年这一比例将上升至45%。

中国之所以能够达到这一地位,是因为建立了高效、高质量的基础设施。

它还培养了高度竞争和创新的科技及商业生态系统。

最近涌现的DeepSeek,一家正在显著颠覆行业的中国人工智能(AI)初创公司,正是这一现实的体现。

中国还在多个关键领域控制着全球工业供应链。

尽管经济放缓,中国经济在2024年增长了近5%,并在向高科技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具有进一步增长的潜力。

到2030年,该国将拥有11亿人的消费阶层,使其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

尽管只有7.8%的人口拥有相当于学士学位的教育,但中国每年生产全球约65%的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毕业生。

中国在大多数新技术和产业中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在较小城市和农村地区仍需进行基础设施投资。

由于中国在自动化和人工智能的应用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因此也需要在管理这些技术的社会和经济影响方面发挥领导作用。

中国的规模经济是全球其他国家,除了印度,无法比拟的。

其制造业的主导地位是将一个日益技术复杂的国家与庞大人口引入现代全球体系的必然结果。

特朗普第一届政府通过关税试图将投资引回美国,刺激国内产业。

他认为,关税将创造更多制造业岗位,缩小财政赤字,并降低食品价格。

特朗普第二届政府再次实施关税,目标是从其他国家引回工作和投资。

他已对加拿大、墨西哥和欧盟威胁加征关税。

他已经对所有钢铁和铝进口征收了25%的关税,并对所有中国商品加征了额外10%的关税。

他还对台湾威胁征收关税,试图剥夺其半导体产业。

特朗普基本上要求其他国家通过以更高成本购买美国出口商品来解决贸易不平衡问题,

以换取对美国市场的无障碍进入。

他试图重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独特情况下存在的美国工业主导地位。

同样,导致中国在19和20世纪衰退的历史条件也早已过去。

为了与中国的优势竞争,美国需要一个可以进行长期规划的胜任且有效的政府。

但在特朗普的领导下,美国每一天都在失去这一已经脆弱的能力。

美国债务水平高企。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消费经济,因为政府和民众为了资助消费负担了巨额债务。

截至2024年,美国国家债务超过36万亿美元,消费者债务为17.5万亿美元。

美国能够积累巨额债务是因为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

但美国已经通过冻结主权国家的美元资产,

并利用美元的储备地位在其境外适用美国法律和制裁,

对美元进行了武器化。

这导致以巴西、中国、埃及、埃塞俄比亚、印度、印尼、伊朗、俄罗斯、南非和阿联酋为主的金砖国家,开始推动用其他金融工具取代美元。

对此,特朗普威胁对任何试图抛弃美元的国家加征100%的关税。

美国经济是通过不断推动资产泡沫来增长的,但在美国,大多数社会福利指标却在下降。

这与美国社会、政治和经济的不稳定性加剧相一致。

中国的产品在全球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

中国对全球南方的出口超过其对西方世界的出口。

中国公司和产品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占据主导地位。

对于全球南方,

从中国获取负担得起的高质量技术和工业产品有明显的好处。

工业化国家也可以显著受益于中国制造商,

但可能会以牺牲自身的既有工业能力为代价。

虽然一些国家可能会通过阻止中国进口来保护本国工业,

但中国日益增强的制造主导地位意味着每个国家都需要至少一些中国产品来发展或维持工业。

对于大多数国家来说,完全切断与中国的贸易几乎是不可能的。

世界正在步入一个新的全球化时代。

对于许多国家来说,这意味着尝试避免被美国经济削弱,同时决定如何管理与中国巨大工业能力的经济和政治成本与利益。